ximennong
2009/4/21 4:40:46
股市在近阶段的强劲表现,使得原本平静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理财产品市场逐渐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不完全统计,仅从4月9日至4月17日的短短几日内,各银行就发行了70款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36款,另有外汇理财产品34款。在36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多数依然为稳健型定存类或债券类理财产品,与前期稍有变化的是,其中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悄然进入市场,并渐渐引起投资者的关注。而外汇理财产品不乏新型产品出现,如保本或保证最低收益的挂钩型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有逐步引领外汇投资的趋势。
因创业板兴起股权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大行稳健保守之风可以说由来已久,但随着国内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步回暖,以及投资者对于较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渴求,使得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出现新变化。
3月31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从而正式揭开了投资创业板的序幕。虽然离第一批公司在创业板正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已经开始未雨绸缪,积极布局与创业板相关的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股权投资类银行理财产品共有2个系列5款产品,分别为光大银行的阳光资产配置计划系列以及建设银行()的财富三号6期股权投资类产品。
当然,高回报伴随的是高风险,创业板不同于目前证券市场已有的板块,它里面的公司规模较小,业绩也较为不稳定,比较难以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和价值,因此其中的风险性自然不言而喻。同时,由于这类银行产品的投资门槛也相对较高,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也要仔细衡量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短期理财产品成资金"避风港"
股市经过连续反弹,累计涨幅已经不小,对于部分获利颇丰的投资资金来说,短期回避目前看来已进入高位的股市,为盈利寻求较为安全的"资金避风港"已成为现实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在目前的理财产品市场中还是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在1个月及以下的)共有6款,多为债券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所具有的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安全性,可以为投资者暂时的闲置资金提供很好的去处。目前股市进入高风险阶段,若投资者已经将资金安全撤离,则这部分钱可以让他们继续"努力工作",转而投放到短期理财产品中去。
中资行成外汇产品发行主力
外汇市场仍然保持了储蓄类产品利率低、境外投资理财风险高的特点,所以,保本类的结构型产品成为外资银行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一大策略。据了解,目前中资银行是外汇储蓄类产品的主要发行单位,产品有26款之多,一般利率都较低。而境外银行则是着重发行可由投资者自主选择投资方向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如荷兰银行目前主推的汇率挂钩"点位触发"和"区间振荡"两个系列的结构型存款,投资者可以由自己对某两种币种之间的汇率走势判断,先选择一个投资期限,如1个月,再选择看涨看跌或是在某区间内震荡型走势,如果判断正确,则获得预先定下的较高利率,若判断不正确,也可以保本或是保证一个最低收益率,可以说是增高了收益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发生风险的概率。相比不保本的QDII产品,这类产品可以说更为自主,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也规避了亏损本金的风险,受到投资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