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4/20 21:23:59
中国邮市已经沉寂了十二年,虽然期间偶有反弹,不过是邮市炒家凭借朦胧或者自创的题材借机出货而已,结果是越炒底部越低,跟风者无一不被套牢。这两个月,邮市出现了一轮力度不弱的上涨行情,像"甲申猴"大版票等品种的价格甚至上扬了数倍。在邮人欢欣鼓舞之际,"大行情论"又浮出水面,一些炒家和邮评者制造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鼓动邮人参与行情,似乎赚钱近在眼前。但是所谓的"大行情"真的可期吗?笔者以为未必,原因有三:
一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自去年发生后,已经产生了一次又一次令人心惊的冲击波,股市动荡,油价下跌,减薪失业,震撼着上至投资巨鳄,下至普通百姓的脆弱神经,连各国政府都为此手忙脚乱。虽然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出现减弱甚至消退的迹象,但后续影响不容小觑。很多投资者在这场浩劫中损失惨重,面对起伏不定、难以捉摸的经济形势,他们痛定思痛,捂紧了手里的钱袋,唯恐再次出现失误,哪敢妄加投资已经是积重难返、不易变现的邮市了。可见经济面并不支持邮市向好。
二是政策面并未改变。邮市向好的根本动力应该是邮政部门能发出积极乐观的信号并付诸实施,但直到如今,这一动向仍未出现,特别是纪特邮票预订和零售仍然沿袭老路。纪特邮票发售虽说是"预订与零售并举",但众所周知预订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预订时间过短,品种单一,规定死板,限制过多等。至于零售工作更是屡受集邮者诟病,比如零售覆盖面窄,零售渠道不畅,时有时无等问题。虽然邮政部门也在努力改进,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这从业已公布的大量销毁邮票的数据中可见端倪。一面是集邮者预订邮票难,乡村一级难见纪特邮票零售,一面却是纪特邮票被大量销毁,邮市里邮票大量打折,其怪现状令人痛心,发人深思。如果邮政部门能本着维护集邮者利益和自身形象的目的出发,理顺纪特邮票发行渠道,以零售为主,普及到乡村一级;以预订为辅,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再扫除用邮障碍,允许特快专递贴用邮票,那么邮市向好的动力就产生了。纪特邮票销售顺畅,得到充分沉淀是邮市向好的基础,反之邮市向好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但要达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邮政部门显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是要认清这次行情的真正性质。本轮行情的出现依笔者分析,既不是邮市见底,邮品价格出现回升,也不是由普通集邮者和投资者合力推起的上涨行情。而是一些炒家借网络之力,虚拉起的"网络行情"。由于难以监管,其真实性值得怀疑。近来邮市行情的快速回落,邮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可提供佐证。鉴于我国邮品买卖的现状,交易参考应该以传统邮市为主,网络行情只能作为辅助因素,由于网络的种种制约,"网络行情"很难持久。
古语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邮市行情的来临,着力点在于邮政部门清除痼疾,使邮市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炒家借新鲜事物为由头,自拉自唱。靠喧嚣舆论制造出来的邮市行情,其繁荣是虚假的,只能算是短暂的回光返照。反而会导致邮市更大的下跌,让更多的邮人选择离开,邮市将陷入更深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