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9/4/20 3:11:58
黄先生今年45岁,约有300万元左右资产可供投资。他的目标是15年后退休时能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准,因此希望得到超过定期存款的收益。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投资理财专家指出,黄先生属较稳健投资者,资产配置可将50%投向银行定期存款及保本固定收益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另一半可寻求更高收益,如通过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投向不同类别的资产市场---可将投资资产的30%投向中等风险程度、收益略高些的理财产品,如保本浮动收益且确定性较高的结构性产品、资产质量较好的信托产品。其余20%可选择部分保本产品或非保本结构性产品,及国内外基金以增加回报潜能。通过以上"结构"投资组合,黄先生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得较理想的投资回报。
中国内地市场的结构性产品发展只有短短几年,但凭借结构灵活,品种丰富的特点,很快吸引了投资者关注。虽然在金融海啸中,各类资产价格普遍大幅下挫,部分结构性产品表现也受拖累,然而一些保本类型、和市场相关性低的结构性产品在弱市中仍取得不错的收益。
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认为,结构性产品稳中求进的秘决在于:其本金一般通过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而有所保障,同时提出一部分风险资产用于期权投资,因此潜在收益有较大上升空间。结构性产品可根据投资者偏好及承受能力各取所需。按风险和收益均从低到高的顺序,结构性产品可分为保本固定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部分保本产品、非保本产品。
经济复苏初见曙光,但市场波动性仍高,直接入市买卖股票仍存风险。陈柏轩认为,保本结构类产品可在保本稳健前提下,帮助投资者发掘市场机遇,如近期黄金、A股和H股上扬;非保本型结构产品的潜在收益空间更大,但风险相应增加,适合风险承受力强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