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招行深发展和工行产品跌幅超40% 谁陷害了FOF?
查看完整版本:招行深发展和工行产品跌幅超40% 谁陷害了FOF?
2009/4/19 18:15:40
  在庞杂如山的理财产品中,银行FOF(FUND OF FUND,主要投资于基金的基金或理财产品)不过是一个小小门类。
  然而,一个不小的尴尬是,根据本刊统计,除了光大银行"同赢五号"的第一只产品因超过预期收益而早早提前终止外,几乎所有的银行FOF不但没有实现之前宣传的动辄20%以上的预期收益率,反而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尤其是,根据本刊统计,截至今年3月,招商银行()所发售的6只FOF中有3只跌幅在四成以上,而平安银行旗下仅有的3只FOF,则是悉数跌幅超30%。
  除此之外,亦有深发展和工行各一款产品净值累计跌幅在40%之上。截至2009年3月16日,深发展旗下的聚财宝鸿运计划07年2号精选基金净值仅为0.5895;工行的2007年第1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净值则跌去47.68%。
  招行、平安烦恼
  亏损较重的是招行旗下的"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以下简称"金选双赢")。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1月23日,截至2009年2月28日净值仅为0.4829,累计跌去51.71%。招行旗下另一款"金葵花"基金优选系列之"中投策略"(以下简称"中投策略")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跌幅高达46.09%。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金选双赢"自成立以来净值一直为负增长。
  并且,自2008年10月31日至今年2月28日,"金选双赢"的净值一直在0.4850上下徘徊,最高值仅为0.4898,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涨幅已超30%。
  本刊发现,近半年来"金选双赢"在投资上显得甚为保守。2009年10月31日,"金选双赢"基金投资占比35.94%,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占比64.06%。该产品同期报告称:"本月,我们对股票的投资非常谨慎,因为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的反弹高位了"。
  至2009年2月期末,该产品股票投资比例已提升至27.95%,但现金类资产占比也相应提升至54.70%,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合计占17.35%。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2008年1月23日成立)在发行时披露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则为10%-50%。
  看上去有些殊途同归的效果是,其姐妹产品"中投策略"在2008年8月31日投资于"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的比例高达99.21%,在此之后除9月份涉足返售证券、基金、11月份大量买入返售证券外,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以及其它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一直居绝对主体。
  2009年2月28日,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占比77.10%,债券占比22.69%。
  不过,招行旗下由汇添富基金担任投资顾问的添富增利二期,已于3月16日到期,虽其运作仅一年时间全在熊市当中,却仍以3.15%的收益善终。
  与几乎所有银行不同的是,平安银行仅有的三款FOF全部由其姐妹公司平安证券担任投资顾问,盈丰0708基金优选、盈丰0712基金优选和安盈0808基金优选自成立以来净值分别跌去39.77%、42.84%和33.31%。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三款FOF之投资对象平安步步高()基金优选集合信托计划,成立于2007年9月19日,由平安证券担任投资管理人。
  步步高2008年12月19日至2009年3月9日的阶段投资说明显示,步步高在1 月份(年关)对于股票型基金投资采取风险控制为主的策略,由于股票型基金仓位较低,这一阶段账户净值增长率落后天相开放式基金指数;2 月中旬时出于对"两会"即将召开、PMI 指标继续回暖和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效果逐步体现的乐观预期,在市场调整中买入了场内交易型基金并将部分债券型基金转为配置金融、地产较多的股票型基金,但由于A股调整幅度超出预期,结果账户出现浮亏。
  最新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3月19日,步步高单位净值为60.23,相对于2008年12月31日净值(58.49)略涨约3%。
  谁陷害了银行FOF?
  一个乍看之下有些费解的现实是,即使在同一银行的金字招牌之下,即使是设计和投资对象高度雷同,但不同FOF产品之间投资业绩差距甚大,就比如同在招行门下,添富增利二期可以有3.15%的收益,而"金选双赢"却被腰斩。
  再比如,较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光大银行,其同赢五号的四款FOF产品中,有三款成立以来收益都为正数,其中2007年4月成立的"同赢五号",因达到预期收益,成立5个月即提前终止,期间收益为38.60%(光大银行在关于该产品的提前终止公告中指出,根据同赢五号产品说明书有关约定,若扣除各项费用后投资者累计收益率达到30%则光大银行有权提前终止);但"同赢五号"产品3,其自2007年12月底成立以来亏损已近4成。
  对此,一位券商的投资人士称,尽管这些产品看似雷同,甚至成立时间都相仿,但是由于投资顾问不同,导致结果差之千里。
  看上去,招行和光大银行的遭遇恰是由此造成,比如后者三款正收益的FOF,其投资顾问都是光大证券,仅有的那款亏损产品的投资顾问则为国投瑞银。
  至于招商银行,其由汇添富基金担任投资顾问的添富增利和添富增利二期,投资业绩明显好于招商精选、"中投策略"和"金选双赢",后者的投资顾问分别为招商证券、中投证券和广发基金。
  有意思的是,若从另一条轴线看,FOF阵营呈现出的又是另一番风景。
  目前,银行的FOF产品,其投资顾问基本上全部由基金公司或券商把持。据本刊不完全统计,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因为其关联公司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关照",成为事实上管理FOF产品最多的投资顾问,而汇添富基金和广发基金也是光顾银行FOF的常客。
  实际上,炮制了光大银行三款FOF正收益的光大证券,其亦出没于其他银行的同类产品中,毫无悬念的是,由光大证券担任投资顾问的兴业银行()2008年第三期万利宝产品,其自2008年3月3日以来亦有不到1%的正收益。类似的是,在招商银行上被验证过业绩的汇添富基金,其担任投资顾问的深发展聚财宝腾越计划08年4号基金组合(2008年4月24日成立),成立以来也有1.52%的正收益。
  相反的例子是,担纲招行"金选双赢"投资顾问的广发基金,亦让工商银行()一款类似产品泥足深陷。截至2009年3月19日,工商银行2007年第一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计划(2007年12月20日成立),其净值仅0.5232,成立以来跌幅亦接近50%,直追"金选双赢"。
  除基金、券商和信托公司外,本刊注意到,有两家保险公司亦涉足银行FOF。由民生银行()发行、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自成立以来净值跌幅为26.12%。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则担任交行发的行的得利宝?天蓝--精选基金1号的投资顾问。
  在基金、券商、信托公司乃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于银行FOF热情高涨之时,银行自身也没有完全沦为看客。在部分产品中,银行已介入参与产品投资管理。工行的2007年第1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2007年第2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和2008年第3期基金股票双重精选产品说明书均规定"本产品的投资管理团队由产品管理人和产品投资顾问共同组成",其中产品的管理人即工行自身。
  延期博一把?
  大约缘于到期保本无望的考虑,本刊发现,此前已经有多款银行FOF都向客户提供了延期选择权。
  比如,招行2007年8月3日成立的添富增利在发行时存续期设计为1年,现已延期至2009年8月3日,2008年8月3日到期时其净值为0.8963,而3月4日净值已经爬升到0.8996元。
  类似的是,民生银行生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原定于2009年1月16日到期,现已延期至2010年1月16日。截至2008年12月10日该产品单位净值仅0.7276元,民生银行于2008年12月15日发布了关于该产品提供延期选择权的公告。
  民生银行在公告中称,"FOF理财产品虽然未能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但与同期市场同类型产品相比,FOF理财产品业绩相对表现较好,并处于同类型产品前列"、"为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经中国民生银行、受托人和投资顾问一致同意,在FOF理财产品到期日(2009年1月16日)前,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延期的投资机会"。
  据本刊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实施延期(展期)的还有招商精选、聚财宝鸿运计划07年1号精选基金、聚财宝鸿运计划07年2号精选基金、聚财宝鸿运计划07年3号精选基金等共计6款产品,尤其是,前期跌幅超4成的招行旗下"招商精选",甚至将原本1年的存续期延长至4年。
  上述人士称,目前存续的银行FOF大多数是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年初成立的,受牛市狂热氛围,这些产品普遍设定了非常高的预期收益率。虽然产品说明书也提示了可能的风险,但由于类似"实际收益率上不封顶" 的字样,其实际效果大为弱化。在市场行情很好时,银行甚至将FOF列入了稳健型产品中。这些产品成立后股市持续震荡和暴跌,净值大受损失。
  而另一个未曾预料的技术问题是,银行FOF期限设计普遍较短,最长的不超过3年,普遍的为2年,少数则只有1年。"这种设计也是受牛市环境的影响,其意图是希望短期获利了结迅速离场,相对于券商FOF约5年的期限而言来说,功利性更强。"他说,"但在市场形势急转之下,大部分产品净值大幅下滑,在短短1-2年的存续期内翻盘(净值回1元的原点)的机会非常渺茫,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寄托于通过延期后的投资收益来弥补前期亏损。"
  此外,对于延期事件,民生银行在关于非凡理财FOF基金精选提供延期选择权的公告中表示,民生银行、保管人和投资顾问对延期期间的FOF理财产品不收取固定费用;延期期间,如投资者在赎回申请期提前赎回FOF理财产品,银行不收取赎回费。
  肥水自留迷惑
  在这个阵地上,频繁闪现的,是诸多同门联手的案例。
  比如,光大银行之同赢五号系列,平安银行之盈丰、安盈系列,中信银行之9款基金计划系列,其背后操控的投资顾问,基本上全是同一集团体系下的兄弟公司。
  有关于此的一个合理逻辑是,在金控公司的架构下,由旗下公司共同向同一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自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根据本刊统计,尽管平安银行三款由平安证券担任投资顾问的FOF表现欠佳,但在本刊统计的目前尚在运行的42款银行FOF中,实现正收益的有9款,光大和中信两家都榜上有名:除光大银行2007提前终止的"同赢五号"外,表现最佳的是中信银行的基金计划5号,净值增长8.31%;紧随其后的是工行的2007年第1期增强型基金优选和光大银行的"同赢五号"产品二,分别实现6.6%和4.91%的正收益。
  光大证券担任投资顾问的"同赢五号"产品二自成立以来净值在多数时期保持在1元以上。"同赢五号"产品二2008年四季度报告显示,2008年12月31日净值上升为1.0238,基金仓位81%(绝大部分是固定收益类产品)。
  若从总体观之,由中信证券担纲投资顾问的中信银行的全系列产品表现更为稳健:其旗下9款FOF(基金计划2号至基金计划9号)累计收益率平均为-3.91%,其中有2款实现正收益,表现最差的基金计划6号跌幅为15.03%。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