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无保证 两全险收益不一定高于定存
随着保监会新规推出,多家保险公司将陆续停售5年期以下、有效保额低于10倍期缴保险费的两全保险。
由于每一次保险产品的停售,都会在部分保险代理人"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的渲染下,引发一轮"抢购潮"。面对眼下即将退市的短期两全险要不要"抢购"呢?
一问 短期两全险为何停售?
所谓两全险,是一种既保身故责任,又能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给予一定生存金返还利益的险种,也就是说无论生或死都有保障,所以又被称为"生死两全险"。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数两全保险都是分红型,每年或有额外的红利给付,也有少量固定收益的两全保险在售。
保监会此前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两全保险的保险期限不得短于5年、有效保额不低于10倍期缴的保险费。根据这一规定,现在市面上的短期两全保险产品将陆续退市。据了解,中国人寿、中国太保都已陆续停售了旗下的几款两全险产品。中国平安旗下3年期缴的"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已于2月底在部分城市停售,但目前该险种在武汉仍有销售。
业内人士分析,保监会对短期两全险的"叫停",一方面是因为该类产品保额小,偏离了保障本质,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利率环境下导致利差损,保险公司不得已而停售这些产品。
二问 两全险收益究竟如何?
即将停售的短期两全险真的是"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其收益究竟如何呢?记者以某公司的一款两全险分红险为例算了一笔账。
【案例】
张女士,30岁,购买5年期缴费的两全分红险。年缴保费21469元,保额4.5万元,每两年可以领取4050元(保额的9%)一直到去世。
【算算账】
假设张女士活到80岁,那么她5年共交保费10.73万元,从30岁到80岁一共领取固定收益10.13万元。
再来看看分红,2008年,该公司的分红利率达到了5%,且这部分红利是可以复利滚存的。如果按照中等红利水平加复利滚存计算,到80岁时张女士大约能得到所交保费3倍的回报,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
【专家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两全分红险之所以能在演示中收益高于定存,红利起了重要作用,但红利并非保证收益。如果不算分红,张女士领到的收益金仅能抵扣自己所缴的保费。
由于保险分红取决于投资业绩,而以前保险公司几年不分红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分红或者分红很少,那么两全险的收益将比不上定期存款。
与收益相比,更重要的是短期两全险对缴费能力的要求。因为缴费期限短、领取时间长,所以不少两全险产品只有中高端客户才有能力购买。例如某公司规定,3年期缴两全险每年缴费不得少于3万元,5年期缴两全险每年缴费不得少于2万元。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资金长期闲置的人士来说,可考虑通过购买两全险进行教育或养老规划。但是如果没有闲置资金或者收入不高,则应该用有限的资金来购买保障。
◇记者有话说
停售不是促销理由
对于即将停售的险种,投资者首先要弄清楚保险公司为什么要停售。是产品在目前的利率环境下导致利差损,保险公司不得已而停售,还是保险公司搞销售竞赛,误导投资者抢购?毕竟每个产品的面市都是经过了精算师的精算和研发才推出的。也许你会发现,新产品确实比旧产品贵,继而后悔自己没买或庆幸自己买了旧产品。殊不知,保费和保障是成正比的,保费越贵,意味着保障越全面。所以,停售一定不是你买保险的借口,只有需要才是买保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