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宝贝做过“糖果实验”吗?这个著名的实验是早在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针对幼儿园的宝贝们做的。后来,这个小小的实验之所以备受教育界重视,是因为它不仅可以预知宝贝的未来,而且也成为情商研究的基石。
米伽尔的糖果实验
米伽尔给一些3-4岁的孩子每人发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终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通过对糖果试验后期的追踪研究,科学家发现,十几年后,两种孩子在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
克制型的孩子,显得社会适应力较强,较为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面前,不易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够积极迎接挑战,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能和小时候一样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冲动型的孩子,约有1/3缺乏这种特质,反倒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例如,怯于与人接触,固执而优柔寡断,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者惊惶失措,容易怀疑别人以及对别人感到不满,容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制即时得到满足的冲动。
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了一次评估,结果表明,4岁时能够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更为优异。
根据孩子父母的评估,这些孩子学习能力较好,无论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专注、制定并实践计划、学习动机都比较好。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高,等待最久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610分、数学652分;而最迫不及待取走糖果的三成孩子,平均成绩语文524分、数学528分。两组孩子总分差距多达210分。
这个糖果试验只是反映了人在童年时期的一个小小行为,但随着人的成长,这种小小的行为却慢慢演变为人在方方面面的情感和社会能力之一部分。人在一生中,许多大大小小的成就,都取决于抑制冲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