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4/11 20:01:40
赚聪明人的钱,确切地说,应在聪明人3个字上打双引号--"聪明人"。笔者曾积极扮了位"聪明人",且被人赚了钱。
半年前看电视,正好播放竞猜游戏,出了一道题:"什么字人人都念错。"要求观众拨打热线,奖金高达5000到1万元。其实答案就是"错"字。那天我心血来潮,立刻拨打电话,对方却是录音,我明白上当了。但仍心有不甘,万一不是呢?耐着性子听了大串说明、声明,过了一分多钟,收费一分钟2元。熬过了这关,进入下一个程序,怎么拨都进入不了最后一关。坚持了10分钟,已被赚去20元,电话语音告诉我,参与时间已到,如果继续竞猜,有优选权进下道关。明知上当,我好奇地想了解全部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参与其中。而在我打电话的同时,这道简单的"难题"还迟迟没能被人破解。直到半小时以后,才被一个"聪明才智"特别"出众"的人拿下,连同"数千元"奖金。
放下电话一算,前后30分钟,至少60元钱被莫名扣掉。一边感慨自己的执迷不悟,一边暗自佩服对方埋设的赚钱陷阱,手段巧妙。以后留心发现,电视中类似节目不少。每个节目又有多少像我这样的"聪明人"上当?一个人一次60元,简单以1000人计,一次就高达6万元人民币。每天都有这样的节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节目承办人赚的钱可真不少啊!
我之所以轻而易举地上钩,原因在于,一是对方出题貌似含有智力成份,其实人人皆知,参与门槛低,容易上钩;二是预先设置长达一分钟的语音提示,不管你是否继续参与,先赚你2元,主办者在收成上保证不落空;三是无法进入最后一关,既可拖延时间赚足资讯费,更不给你任何赢得奖金的机会。所以真正聪明者是节目主办方,他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巧妙设置了陷阱,不知不觉地吸食参与者的金钱。
芸芸众生面对现实的诱惑,往往自以为聪明,比人家幸运或者智慧,而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其实正应了那句古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很多欺诈案件,同样如此。善良单纯又好奇者,请坚决放弃眼前看似容易得手的利益,那十有八九是诱饵,它将你一步步引诱进陷阱。
但愿我等不再扮演"聪明人",在诱惑面前,不妨做个木纳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