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按熊市反弹来投资 按牛市开端来规划
查看完整版本:按熊市反弹来投资 按牛市开端来规划
2009/3/28 9:49:28
  本轮行情以来,上证综指将2245点牛熊分界线踩在脚下,一鼓作气拿下2300点整数关,剑指2400点的前期高点,深证成指更是创出本轮反弹新高,"牛市的笛音"再度吹响
  自去年10月底启动以来,上证综指从1664点开始的最大涨幅已经超过40%,再度把2245点的牛熊分界线踩在了脚下,一鼓作气拿下2300点整数关,剑指2400点的前期高点。单日成交额也由过去的500亿元迅速放大到1500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深证成指一度突破9000点关口,并率先创出本轮反弹的新高,整个市场一片春意盎然,"牛市的笛音"再度在市场上吹响。
  那么,目前的行情究竟是熊市反弹还是牛市开端?这个问题正在成为投资者广泛关注的焦点。如果认为是熊市反弹,意味着现在要随时准备逢高出局;如果说是牛市开端,则仍可继续择机进场,长期持有。因此,如何研判本轮行情的性质,对广大投资人在当前敏感节点上选择怎样的操作策略将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
  政策坚定做多
  市场无理由大幅度做空
  回顾本轮行情的脉络不难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我国政府及时、坚定地调整宏观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并成为引发这次持续大幅反弹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已经成为市场各方的一致共识。
  为了积极主动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提出"保增长、扩内需",同时,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并公布了总额达4万亿的庞大投资计划,维稳整个经济大坏境的措施。
  具体到A股市场,也是"稳"声一片,从《人民日报》、新华社到四大证券报,主流媒体纷纷持续唱多,管理层屡屡表明"全力维稳"之决心。
  如果说去年年底公布十大内需和4万亿投资,是第一轮振兴方案,那么,今年年初的"双十规划"堪称第二轮经济振兴方案。与第一轮4万亿振兴方案不同,第二轮经济振兴方案主要侧重于行业整合与振兴,涉及到的行业除了钢铁业、汽车业外,还有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几乎是囊括了中国80%的制造业。
  截止到目前,十大行业振兴计划已经全部推出,并且相关振兴规划的细则正在逐步出台,并对当前行情的演变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可能会有很多人会说,"政策底不是底"是市场的铁律,不过这一次却有所不同。这次无论从政策出台的次数、密度,还是政策的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政策有放松的迹象。
  由此可见,政府维护经济稳定,做多市场既坚定又迫切,A股市场正处于近年来最有利于的政策环境中,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宏观政策和资本市场政策出台的密集期,政策仍将是影响市场走势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这样强有力的政策面前,市场其实很难大幅度做空。
  市场预期转好
  股市提前反映经济拐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从熊市到牛市的变化是极端复杂的,上涨或下跌总是会有出人意料的变化。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市场的持续性上涨离不开经济元素的支撑,并且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往往提前体现经济的拐点。
  3月26日,央行网站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文章表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一些先行指标有回暖迹象,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基本得到遏制。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四万亿政府投资的驱动和发酵,经济复苏信号进一步明朗:
  PMI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2009年3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9.0%,最近3个月连续回升,逼近50%的扩张线。各项指数均有所上升,升幅多在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已经回升到50%临界点以上。
  PMI 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显示制造业最坏时刻已经过去。自2008年11月触及38.8%的历史最低点以来,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并接近50%的扩张线,表明春节之后的工厂复工效果较为明显。分行业来看,多个设备制造相关行业PMI指数超过50%,体现了国家4万亿投资开始产生比较明显的拉动作用。
  企业复工迹象明显,用电需求将逐渐回暖。2月份的生产量和采购量指数分别为51.2%、49.5%,已经越过或接近扩张线,表明节后企业开工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将有力带动用电需求的逐渐回暖。根据我们了解,1月份南方地区发电量同比增速的大幅下滑与春节因素有很大关系,而2月份广东、浙江等地发电量的均呈现出10%以上的环比增速。
  订单状况继续好转,企业进入回补库存阶段。2月份的新订单指数上升至50.4%,预示未来企业开工情况也将持续好转。出口订单指数(43.4%)依然处于收缩区间,根据申万对于世界经济的判断,外需短期之内难见显著复苏。伴随着订单的回暖,企业的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均有所上升,显示前期剧烈的"去库存"已经暂告段落,企业开始进入适当回补库存的阶段。
  另外,房地产行业销售持续增长,市场正逐渐回暖。本周,有机构对对京、津、深、沪、汉、渝六市的房地产销售数据继续进行跟踪统计显示:北京的期房成交套数、成交面积环比上周分别大幅攀升28.9%、87.7%;天津的商品住宅成交套数、面积连续第四周增长,增幅分别为21%和20.8%;深圳本周的成交量持续攀升,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套数、面积、金额分别环比上升23.8%、41.6%和43.7%;上海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分别比上周上涨24.6%和27.3%,楼市成交连续6周平稳上涨,显示潜在购买力正在逐步释放,回暖的迹象正在持续。
  有机构发布最新报告预计,3月PMI有望继续反弹至52%-54%,回升至50%的"牛熊分界线"之上。据此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速反弹趋势已进一步确立。随着气候的逐步转暖,各大项目将正式开工启动,可以推断,3月份的宏观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2月分,一旦4月份经济形式继续好于3月份,意味着整个宏观经济的全面复苏,这将对A股上行形成巨大的助力和支撑。
  流动性仍充沛
  上升行情还有较大空间
  如果说引发本轮行情的主要因素是一系列刺激经济的宏观政策,那么推动本轮行情的最直接的动力是来自充沛的资金流动性。从目前情况看,流动性充裕决定了资金推动性的行情仍将持续。
  继2008年1月份新增贷款创下了8036亿元的天量后,今年1月份再次刷新了单月新增贷款的最高纪录。2008年下半年在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控之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从11月份开始全面回升。1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769亿元,12月份迅速上升至7718亿元。两个月新增本外币贷款达到了11643亿元。另外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5810亿元,2月份达3025亿元,流动性相当充沛,这为股市资金面创造了良好环境。
  2009年初信贷猛增的原因,除延续去年11、12月份的信贷增速外,主要是各家银行都在配合"充分发挥好银行信贷资金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相关政策精神。贷款"早投放"是银行的经营模式,以期保证最大收益。目前国内实情也是实业增速减弱,实体经济领域对资金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而同时银行利率水平不断降低,资金更乐于在相关领域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就成为吸纳资金的场所。而市场的持续反弹和赚钱效应如果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也会不断强化并吸引新的资金进入。因此信贷增长所带来的流动性增加是股市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的流动性增长对A股市场有益。由银行再杠杆化加速引发的流动性趋向充裕,在流动性支持下股市将有机可乘。流动性能支持股市走出一波大幅上涨行情。
  在今年以来"保增长"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中国银行体系新增贷款的高增长:继1月份的1.62万亿元天量之后,2月份的新增贷款投放预计可能仍将达到1.1万亿元左右,而3月份,出现大幅萎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即便是熊市反弹的定性要比牛市开端的定性更合理一些,但建立在资金市上的熊市反弹表现,也会强于一般形态上的熊市反弹。
  美股初步止跌
  A股更具向上动力和基础
  本周,美国公布,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3.4%,预测是降2.5%,不过1月份数据由先前公布的降5.2%下调为降7.3%;若扣除易波动的运输类,则2月耐用品订单为增3.9%,预测是降2.0%;该扣除后的数据在1月份修正为降5.9%,原先公布的是降2.5%。这组数据反映美国经济有企稳迹象,1月份似乎是近期最坏。
  同时,其他数据大多数良好,2月新屋销量增4.7%至33.7万套,好于预测的降2.9%至30万套。美国截至3月21日当周的房屋抵押申请指数升32.2%,好于再前周的升21.2%。
  美国经济指标向好算来已有两周时间,这使不少分析师怀疑美国经济见底,认为复苏机会上升,加上日前美国财政部公布了1万亿不良资产剥离计划:政府从救市资金中抽出75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作为融资支持,鼓励民间资金收购总量达到1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受以上利好消息的影响,近期美国股市出现了持续大幅反弹。截止到本周四,从3月6日触底6469.95点来,短短15个交易日,道琼斯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的涨幅度均超过了20%。
  在美国股市的带领下,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以及日本、香港、韩国等亚太股市都出现了明显的短期企稳反弹态势。
  全球股市的止跌反弹,为A股市场的进一步上行,奠定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和支撑。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此前相继出台的工具虽已成功为银行间市场提高流动性,然而由于大量问题资产的困扰,银行对企业与家庭部门的贷款并没有恢复。此外,这些问题资产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内在价值和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削减了投资者向银行注资的意愿,其价格变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为整体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经济出现了好转迹象,全球各主要股市也因此初显止跌企稳,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的表现将更加突出,中国股市更具有持续向上的动力和基础。
  
  三大主导因素
  推动A股熊牛逆转
  关于本轮行情性质,有分析人士明确指出,尽管目前仍有不少人还是不太看好指数继续上涨,但市场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悄然的逆转,开始了新的艰难的熊转牛的历程。
  首先、股市运行到这里,政策维护的态度已经十分地坚决。既然政府都有意在这个位置上为市场做底,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看多呢?
  其次、从技术层面看,K线技术指标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K线图来看:自去年10月28日探明1664.93点以来,上证指数已经运行整整运行了5个月,在这当中指数有涨有跌,但总体呈现出进二退一的走势,整个K线图的高点和低点都明显地呈现逐渐抬高形态,这在5522点下跌以来是从未出现的,第一次出现构建上升通道的形态。
  从均线来看:一个重要的均线60日均线,在去年12月3日之前从来都是压制股指上行的主要压力线,自5522点下跌以来从未被5日、10日、20日、30日这些短期均线击穿过,而现在以"1·14"行情为标点,沪指始终保持在60日均线上方运行,挥师兵临2400点城下,而且深成指提前完成了本轮反弹的新高,一旦两市再度有效攻克年线,一个新的历史或许正在开始书写。
  最后,国际市场来看,美元贬值继续刺激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令A股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股连续飙升,近日中国,欧盟,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分别发表言论,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现存格局,直接挑战美元霸主低位,美元汇率应声而跌,资源产品价格再度上涨。4月初,G20国际金融峰会即将在伦敦举行,分析普遍认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将会是焦点议题,且很可能有较大突破,因此,美元未来走势趋于疲弱的可能性相当大,这或许会继续刺激A股本轮以资源价格上涨的行情进一步向前发展。
  总之,政策做多,资金充沛,预期转好是A股市场向好的重要三大因素。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划分一个历史时段都是在很久以后,牛熊的分段也是如此,市场中人根本不可能在熊牛演变中找出它的划段时间点。因此按照不妨按熊市反弹的定性来投资,按牛市开端的眼光来规划长期的安排。(.证.券.日.报 www.ccstock.cc)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