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看似简单的理财知识有时却会成为挡在你和财富间的一堵墙。当然,理财绝不是打理 "钱袋子"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借由理财定期梳理自己的生活,给未来做一次远近结合的规划。只有放平心态,做自己的理财规划师,才能给小日子添点新意。而这就是本期《生活科普点点通》所要倡导的健康生活新主张。
>>>妙语连珠
关于理财,他们这样说……
"理财无所不在。把理财当作一种人生的兴趣,兴趣就会慢慢变成乐趣"。
俗话说:"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一个人是否有钱其实与他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理财不仅要理"过去之财",更要理"未来之财"。如果用未来的时间去增值过去的财富,就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能做到"未来之财"和"过去之财"鱼与熊掌兼得是理财的高水准。
【入门篇】
轻松生活,让钱为我们工作吧! 每个人的理财习惯风格迥异。有人属于"慢郎中",有人则属于"急惊风"。 "慢郎中"习惯于把绝大多数钱都存到银行,对于投资他们总在观望,不轻易下手;而"急惊风"口袋永远是干瘪的,他们的钱几乎都拿来投资,且出手迅速。你是那一种呢?
为基本消费定个"调" "入不敷出"的消费状态绝对是"科学理财"的头号大敌。理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开源节流",处理好个人的收入与支出。既要增加新的收入来源,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所以,给自己的消费定个基调非常重要。
给家庭资产探个"底"
要想理好财,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到底有多少资产,其中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流动资本?有多少可以用来再投资?就家庭层面而言,需要考虑整个家庭的总收入与总开支以及能承受多大的投资亏损?只有清楚地思考了上述问题,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对现金管理拟个"度"
一个家庭所预留的现金,应该是6至12个月左右的生活费。对于有贷款的人而言,再预留2至3个月的贷款是必需的。至于具体预留多少现金,每个家庭主要根据以下因素而定:
1、家庭成员参加工作者人数多,工作稳定性佳,有其他收益并较稳定(如有房屋租金等),则可以少留现金;
2、如家庭开支稳定,意外大项支出较少,也可以少留现金;
3、对于医疗保障不足的家庭,或在近期有重大开支项目时,可以多留一些应急资金;
4、如果一个家庭除了现金外,大量的资产是房产或实业投资等变现周期长、变现价格不确定性高的流动性差的资产,则需要多留一些现金应付。
【执行篇】
梳理生活,让投资更靠谱些吧! 理财需要找准生活品质与投资获益的平衡点。不同理财阶段的生活重心和所重视的层面不同,理财的目标会有所差异。让投资更靠谱,你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理财目标须配合生活周期
人生的社会生活周期大致可分为六大阶段:单身期、家庭形成及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而设定理财目标必须与人生各阶段的需求配合。
■ 单身期(时长约为2-5年)参加工作到结婚,收入较低花销大。这时期理财重点不在获利而在积累经验。
■ 家庭形成期(时长约为1-5年),结婚生子,经济收入增加生活稳定,重点在于合理安排家庭建设支出。
理财建议:5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35%债券、保险,15%活期储蓄,保险可选缴费少的定期险、意外险、健康险。
■ 子女教育期(时长约为20年),此时孩子教育和生活费用会猛增。
理财建议:40%股票或成长型基金 (但需规避风险),40%存款或国债用于教育费用,10%保险,10%家庭紧急备用金。
■ 家庭成熟期(时长约为15年),子女工作至本人退休。此时家庭总收入可至高峰期。适合积累,重点可扩大投资。
理财建议: 50%股票或股票类基金, 40%定期储蓄、债券及保险, 10%家庭紧急备用金。
■ 退休期,投资和消费都较保守,理财原则身体健康第一、财富第二,主要以稳健、安全、保值为目的。
钱装进口袋不如装进脑袋
知识就是财富。年轻时把钱装进口袋不如装进脑袋,积累财富的途径之一就是提升自我价值。以下这些关键词你该记住。
安全至上--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不把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把全部篮子挑在一个肩膀上。
适量变现--天有不测风云,需要预留一部分可以流动的现金。
因人制宜--根据环境、个性、偏好、年龄、职业、经历等来做投资规划。
终生理财--每个人一生不同时期的需求不一样,理财必须考虑阶段性和延续性。
快乐理财--投资理财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保持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
提高素质--增强理财管理能力、资金运筹能力、风险投资意识,充实经济金融知识。
>>>实用知识
聪明理财读懂以下数字
4321定律:家庭资产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31定律:每月购房的还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三分之一为宜。
双10定律:家庭保险设定的恰当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为你支招
怎么实现"钱生钱" "当家容易,理财难"。如今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多。选择哪种渠道来获得理想的收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最传统渠道:储蓄
这是普通家庭采取的传统做法。储蓄投资安全可靠,能够赚取利息,但其回报率低。同时,存款利息无法弥补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金贬值。
风险与收益同在:债券
国债有国家财政担保的安全性、流通性较好,收益比较稳定,收益比同档次银行存款高。企业债利息较高,但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保障性投资:保险
保险作为一种纯消费型风险保障工具。通过科学的保险计划,可以为家人提供保障。专家理财:投资基金、信托
与个人单独理财相比,基金、信托理财是通过委托专业人员进行组合投资,可以避免个人投资的盲目性。但其收益比较不固定,也有一定风险性。基金适合长期投资。
高风险投资:股票
这种投资工具是获利较快,但也具有风险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
实实在在的投资:收藏
这种投资方法可以用来增强生活情趣。不过你得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不是任何藏品都有升值潜力的。
趣味的投资渠道:彩票
彩票是一种成本较小、趣味性强、带有娱乐性质的投资。最好把这种投资当作一种娱乐,不可抱过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