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9/3/22 23:48:29
最近有一项对"利好"的"误读"。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统计局长李德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表示,温总理将于人大开幕会上宣布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立刻引来股市暴涨;亚洲甚至美国也跟着暴涨。结果是"误读"了李德水委员的原意。无独有偶,3月8日全国政协提案协商会结束后,有位年轻记者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会否出台救楼市政策。他答复"11号有一个专题新闻发布会,到那时再聊。"结果又被"误读"成房地产积极促进措施"十一"后出台,引起房地产股飚升……结果把跟风追进者,统统套住。
今天重提这些"乌龙",是想到在这两件事发生后,有一位证监会领导说,A股IPO势在必行。我觉得这个"势"字和这两件"乌龙"有某种联系。势者,趋势也,形势也。中国经济趋势,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指这个"势",说重启IPO势在必行那就讲对了。如果是指形势的"势",那就有点可怕了。因为这形势,就是众多企业纷纷向证监会伸手,急着到股市圈钱救急。不管新股发行办法改革叫得怎么响,本质依然是杀鸡取卵。因为有关方面考虑的只有企业,而没有投资者利益这一头!难怪重启IPO一传开,股民迅速用脚投了票,硬是来了个背离周边的"独立行情",连续下跌。
为此我们有理由怀疑,两会上这几次"乌龙"事出有因。眼下为应对严冬,骗钱勾当太多。新华社发的《亚洲多国警讯:经济衰退诈骗横生》中写道,以低犯罪率闻名的新加坡,去年电话诈骗案件却比上年增加了15%,去年电话欺诈绑架事件几乎是前年的20倍;韩国去年上半年有36起网上诈骗案,下半年飚升到163起;日本去年有诈骗案3718起,损失近60亿日元;澳大利亚去年超过1.7万名澳大利亚人成为诈骗受害者……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防不胜防。中国普通百姓也不能幸免。谁能担保,某些希望到股市圈钱的经济体,不会精心导演这种惊天大"乌龙"?先造出证券高管眼里的大好形势,然后售其奸?
两会已经结束,重提这个话题,是因为经历了这两年风风雨雨的股民,对大小非压力已有痛切体验,对IPO早有过敏反应,对电话骗子也有了警惕,但借助政府、领导的讲话、借助两会影响,编几出"误读"的闹剧,却是一个新课题,对此往往缺乏警觉!我们不能不在这里大喝一声:莫将"误读"当闲可!
这个"闲可"绝非闲者的认可,而是"小事"的意思。但也只有拥有闲淡之心的人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