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女人四十,也可以有“奔头”
查看完整版本:女人四十,也可以有“奔头”
2009/3/22 19:30:18
  正视女性"天花板"心态

  制图 邬思蓓
  "工作越干越没劲但不敢跳槽"、"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女人到了四十岁还有什么奔头",类似的抱怨和焦虑,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职场环境的危机四伏,这也使得"职业规划"的理念更加频繁地进入职场人士的视野。 4月18日-19日将在林紫咨询中心举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就吸引了上至职场精英、下至普通白领诸多方面的关注。该工作坊授课讲师、主任级咨询师王怀齐在接受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女性确实更容易成为裁员的重点和就业的难点。 "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规划更注重职业行情的普及、职业技术的培训或者专业资讯,但职业生涯规划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出发,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现在起,你要做些什么。跟男性相比,职场女性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她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工作寄予的希望和投入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想通过这个工作坊告诉这些女性,四十岁的女人,也完全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味有"奔头"。 "
  成功人士自我感觉却很"失败"
  记:我想先问一下,"职业生涯规划"跟我们所了解的"职业规划"有什么不同。
  王:通俗意义上的职业规划,注重的是职业行情、技术培训,或者是专业资讯,而这些都是非常外在的东西。但我们在日常咨询中经常发现,很多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自我感觉却非常差,原因是他们越来越发现自己追求到的那些东西,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让他们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我们的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希望能帮助学员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声音,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又该做些什么,这样至少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咨询中心近期的其他课程,包括"亲密关系心理剧"、"同理心成长团体",都是侧重个人心灵的成长。
  记:您说的有些成功人士自我感觉却很"失败",这怎么理解呢?
  王:我们咨询过的很多个案,有些月薪在两三万以上,但却经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要这么努力工作。其中有个个案,这位女性工作起来非常卖命,但她在没完没了拼命工作的同时,自己感到很痛苦。我在咨询时启发她回顾一下,她是怎么样走到今天的,是什么人或者事情影响了她。结果发现她小时候,父母不喜欢这个女儿,经常贬低她,她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对抗父母,也让父母改变对她的认识,后遗症就是拼命工作。当她终于打开这个心结之后,她的心态也就平和了下来。以前她努力工作,是被一种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的强大力量所推动;但以后她的工作,是在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掌握之内,她的努力也会有一定的尺度。
  最近我为一位媒体工作者做过咨询,这位女性做杂志工作,职务做到很高,平时也跟高层次的人打交道,从外表看是非常风光的,但她内心感到不安定、混乱、浮躁。跟她交谈下来,我发现她一路走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表现,都非常优秀,但她现在遇到了瓶颈,找不到支持自己继续优秀下去的动力,但又不允许自己不优秀。她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跳槽,所以来咨询我们。我就帮她分析,她内在的价值观是什么,更重视的是什么。比如有的人重视收入和金钱,有的人重视职位,有的人重视能够自由自在,或者是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如果这个人最重视的东西没有在工作中得到满足,那她就很难做好这个工作。咨询下来,她认识到她非常渴望安静,希望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但目前的工作很难给她,这就是她痛苦的根源。通过咨询,她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当一名专栏作家,写一些跟灵性有关的东西。综合来看,她平时积累了大量的媒体资源,文笔也很好,这个方向可以把现实跟她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在物质收入和个人价值上都可以满足她的需要。因为现在是经济危机期间,她决定暂缓跳槽,但从现在起,开始向专栏作家的方向努力。
  职业规划也是一种"生命规划"
  记:您说的这位媒体工作者工作遇到瓶颈,是否与我们常说的职场女性的"天花板"有关?
  王:所谓的"天花板",我个人认为,既有现实的"天花板",比如女性确实不像男性那样容易获得晋升机会;而另一方面,也有女性自己头脑中的"天花板",就是认为自己确实比不上男同事,还没碰壁呢就自动弃权了。我的一位女性咨询者,四十多岁,已经做到一家大公司华东区的总经理。她认为,这已经是个非常高的职位了,她不可能再考虑比如大中华区总经理的职位,但同时她就有了一些焦虑:自己会不会被辞退?会不会无法达到公司的要求?如果她保持不变,下面的人要往上升,那她的职位会不会被人取代?也就是说,她在这个职位上没有了安全感。我在咨询中启发她,单纯以她个人为主,不去考虑外界影响,那她会如何安排职业规划?她回答说,她现在掌握了很多资源,也有一定的积蓄,可以在三五年之后开自己的公司,或者可以去其他公司做顾问之类的工作。想通了这一点,她的心态就稳定了很多。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是变被动到主动,你是自己的主人,你为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而你现在要做的工作,要跟你未来的目标一致,这样你才能获得安全感。比如说这个个案,如果计划五年后自己开公司,那她要计算未来五年要赚足多少钱,要留意哪些资源对她未来的公司是有帮助的,要考虑自己是否要学点财务和管理方面的课程。如果她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达到五年后的目标,那她现在的工作也就有了动力,也就是说,她把生命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记:目前女性创业者还只是少数,你认为女性的创业心态和男性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王:女性创业的比例比男性小,她们跟男性相比一个比较明显的心态,就是除了考虑这个项目好不好、资金能否到位之外,还要顾虑自己一个人能行吗、谁能帮到我、谁让我感到有主心骨或者可以依靠的。也就是说,女性创业还需要更多外界的支持系统。
  记:但是职业女性要考虑的问题确实要比男性多,比如家庭,比如生育。
  王:有这样一位职业女性,她四十岁了,还没有小孩。她以前的工作表现一直很好,但她说她现在就想要一个小孩,很犹豫是要辞职呢,还是要从那个出色的职业形象中扭转过来,因为要生小孩必然影响到她的工作表现。其实做职业生涯规划也是生命规划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从个人的价值观出发,想清楚你愿不愿意为了自己追求的东西,放弃其他的一些东西,这样你的选择才更有力量,走得也会更稳当。职业女性确实要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选择了你的方向,不要动摇,接下去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警惕女性职业规划的三个误区
  记:在您看来,目前女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那些误区或者是不足呢?
  王:大体上来说,女性的误区都在于她们努力的标准,还无法脱离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样就会出现所追求的东西,跟她们内心想要的东西不一致。简单可以归纳为三种典型误区。
  第一种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女性在职场上是无法跟男性竞争的,于是就产生自我暗示,趁现在赚点钱,以后还是要回归传统女性的角色。尤其是那些40岁左右,已经成为工作单位中层干部的女性,她们认为自己的职位晋升已经到头了,再往上走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就紧紧抱住一个固定的位置,哪怕会承受一些不快乐的职场现状。她们还会安慰自己说,这个年纪的女性精力应该更多地放在家庭中了,于是自动放弃了某些可能的机会。
  第二种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把自己扮成女性权益的捍卫者,强出头,不服输,她们把自己弄得非常累,而且对自己的评价也不高。
  还有一类女性,她们看到很多成功女性的婚姻生活不幸福,误以为事业和感情是绝对冲突的,如果事业上成功,那么感情上就不会幸福。她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只是一个女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感情。她们错误地在事业和感情之间做出取舍,并且把这种意识强加给自己。
  记:比较而言,还是第一种女性比较多吧。
  王:第一种女性占大多数。尤其是到我们这里来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女性,多集中在30-40岁,从正常的职业发展来说,她们还有大把的机会,但正处于传统意识与个人理想交锋的阶段。而到了45岁以后,女性更多地是进入修心养性,保住现有工作要紧的心态了。
  迎接"无边界生涯状态"
  记:经济危机是职场人士最关注的话题,请问最近职业规划咨询的人数是否有所增加?
  王:做职业规划的人数确实在增加,但更多的不是直接寻求职业规划的帮助,而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或者夫妻冲突中,不约而同地出现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危机的限制。比如说,一对夫妻的感情出现问题,但是如果现在离婚,其中一方的经济和生活就会产生很大变动,这一方承受不起这个变动,就只能比较理性地去平衡经济和婚姻的问题。
  记:现在有"无边界生涯状态"的说法,请您解释一下。
  王:无边界生涯状态的大意,是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作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组织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开始关注工作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岗位都不可能满足人的所有价值,这样就需要去拓展空间。也就是说,职业的满意感已不能仅仅依赖组织提供的支持,更需要每个人的自我负责。一个人在某个工作单位干一辈子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以前很多人是被迫辞职他就,但现在更多的是顺应个人的需求。就像我们的活动空间也没有国界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资本,你到哪里都可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工作,也不再是一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舞台。这里的"个人价值",除了收入外,还包括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诸多因素。比如一个在工作岗位上可能很普通的职业女性,她可以兼职开一个很有生气的小店,她从这个小店里获得的成就感要比她的正式工作大得多。所以我不认为女性到了某个年龄段就一定没有了"奔头",她们需要的只是改变这种想法,然后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已。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