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中资银行理财市场:复苏之中须防汇率风险
查看完整版本:中资银行理财市场:复苏之中须防汇率风险
2009/3/22 15:51:46
  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外币理财产品遭遇不测,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健康。有关资料表明,截至去年底,银行理财浮亏金额比例不到2%,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同期基金、股票、QDII产品,也低于同期其他境外发售的理财产品的浮亏比例。特别是人民币产品数量和信贷类产品数量的企稳回升,表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经有所复苏。
  本月18日,2009年3月第四、五期外汇理财产品"汇聚宝"开始在中国银行全国各营业网点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其中,第四期产品为澳元汇市争锋产品,期限为6个月;第五期则包含4款产品,全部为期限可变产品,涵盖美元、港币、欧元和澳元4个币种,期限为1个月或3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受银行降息、国际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此前,包括中行、建行、光大等国内多家银行的十多款理财产品都不得不因此提前终止。这使投资者对外汇理财产品不免有点谈虎色变。
  不过,业内人士称,零/负收益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将在第一季度集中爆发,但后期有望大幅减少。而相较于1月份,人民币产品数量和信贷类产品数量的企稳回升则意味着,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复苏迹象。
  3月12日,中行对其2008年9月发售的汇聚宝HJB0809B-1、HJB0809B-2和HJB0809F产品行使了提前终止权。对于终止原因,中行官方网站称"由于当前市场情况发生变化"。而根据产品说明书,这三款产品如果发生提前终止,投资者的收益率分别为5.30%、5.50%和9.90%。
  更早些时候,招商银行"金葵花"尊享-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350号理财亦于3月5日提前终止。按照产品合同规定条款,终止后每单位产品(万元/单位)收益6.10%(年收益率)。
  事实上,自去年9月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各国央行为救市而纷纷大幅降息,外币利率下降致使国内银行外汇理财产品遭遇了严重的"寒流"侵袭。而由于外汇理财产品收益不断下降,无法实现高预期收益,中资银行上述之举亦属无奈。
  中国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近期发布的理财产品月度报告显示,在今年1月到期的68款外币产品中,有18款产品出现了零/负收益率水平,占比为26%强。虽然2月份风险水平较上月略有降低,但在各商业银行总共发售的90款外币理财产品中,仍有23款产品实现零/负收益。
  专家分析,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表现看,由于欧元类产品发行数量上升,但受东欧各国金融状况恶化,以及欧元区金融风险加剧和3月初降息等因素的影响,应谨防欧元类产品的汇兑和提前终止风险。
  另一方面,虽然在间隔数月之后中资银行于首次恢复了结构类产品的发行"勇气可嘉",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资银行发售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其弊端则在于到期产品中市场往往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极端现象。
  与此同时,中资银行亦不排除存在以募集资金投资外资银行同类高收益产品的可能性。业内专家称,不管是否如此,都应当谨防落入"为发售结构类产品而发售结构类产品"的恶性循环。
  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外币理财产品遭遇不测,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健康。有关资料表明,截至去年底,银行理财浮亏金额比例不到2%,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同期基金、股票、QDII产品,也低于同期其他境外发售的理财产品的浮亏比例。
  特别是,人民币产品数量和信贷类产品数量的企稳回升,表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经有所复苏。来自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2月份到期的344款银行理财产品中,人民币产品的平均名义收益率为3.56%,高于基准利率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内信贷投放的骤增推动了信贷类产品的投放,从而使信贷类产品数量位居信用类产品的首位。专家分析,一方面,受1月信贷额度飙升影响,2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收紧了市场流动性,致使2月份信用类产品替代利率类产品跃居普通类产品发行数量的首位,占比逾50%;另一方面,在信用类产品中,挂钩信贷资产产品的数量飙升,投资方向集中在资本货物、运输和公用事业三个方面,运输行业产品替代材料行业跃居产品榜次席。
  虽然从产品的投资价值来看,信用、混合和利率类产品的风险水平不分伯仲,但信用类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较高。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高预期收益产品增加了外部增信措施;二是受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影响,实体经济的信用风险增加,高收益弥补了当前的高风险。
  另据调查,在中资银行发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国有控股银行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较高;由于上市股份制银行发售的产品中与信贷资产挂钩的产品逾50%,因而上市股份银行类产品的风险水平较高。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