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下,节俭之风又重新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不过,如今提倡的新节俭主义并非一味压缩开支,而是通过自己动手、理性消费,获得性价比最高的花钱效应。提起新节俭主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白领在网上兴起的"百元周"活动。其实早在几年前,新节俭主义就已经在海外兴起,现在国内强势回归。
精髓 NO NO
提起新节俭主义,就不能不提到加拿大女作家Naomi Klein写的一部名叫《无品牌(No Logo)》的书,通过对名牌崇拜的批判,对奢华铺张的讽剌,继而在都市里兴起了一种理性消费、简单生活的新节俭主义之风,其精髓并不是因为生活水平低而节衣缩食,而是挣着大把的钱,摒弃无谓的铺张浪费,扔掉多余、繁琐的部分,过精致、纯粹而简单的生活,这就是新节俭主义的精髓:NO NO。"NO"这个英语单词,我们都知道是"不"的意思,对一切虚伪说"NO",对矫揉造作说"NO",对没有个性的一味跟风说"NO",对千人一面的品牌说"NO"。
新节俭主义是一种反璞归真,更为明朗而积极的生活方式。以世界首富巴菲特为例,虽然坐拥数百亿美元财富,但是其"座驾"却是林肯的"Town Car"轿车。
理念 智慧省钱
"新节俭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时尚,就是它能让我们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喧哗和浮躁中浪费时间和金钱,引领我们过一种本真的品质生活。
姚小姐在公司中担任业务扩展工作,平时少不了吃饭应酬。金融危机之下,姚小姐在穿着上的花费少了很多,但还是咬咬牙买了一个正宗的名牌包。她表示,和别人吃饭,衣服的牌子别人很少关注,但是对于女士的拎包却是非常在意的,如果是一个"A货",肯定会让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好。因此,情愿将买衣服的钱省下来,买一个正宗的名牌包。姚小姐原来也买过不少便宜的包袋,但后来却发现,这种消费其实频率很高,总在不断换包,最终积起一堆没用的东西,反而是一种浪费。
行动 拒绝摆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英国商人给自己的中国太太买了辆奔驰顶级跑车,却不为她买高级时装。他表示,在英国,要猜一个人的富裕程度,先问他住在哪里,再看他开什么车,而不会看他穿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房没车,却穿着名牌到处招摇,简直太傻了。
如果说,过去父辈们是因为物质匮乏,无奈且被动地节俭,新节俭主义者则是在物质充裕的情况下,边享受边节俭。他们不是不消费,而是更懂得理性抠门,总是可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消费方式。理性抠门的这个"理性",就是根据自己的岗位、收入、情趣、预期等所交织成的"度",在消费总量没有变化的前提下,通过转移消费重点,优化配置货币收入,实现了局部消费水平的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