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179085343
2009/3/21 20:18:32
笔者经常受邀到各地证券公司与投资者探讨股市行情和股票"黑马"的发掘。在与不同的投资者交流和接触后,发觉很多投资者跟风买卖、人云亦云、炒股存在着明显的思想误区,本期继续讨论"持股品种少"的误区。
思路误区:买股品种不宜多,一到两个可也。
实例:有一位黄女士在2008年3月20日相信了一位自称是集团操盘手的指导,抛弃了手中所有的股票,用100万资金满仓买进4万股云南盐化(),买进价大约在24.50元左右,第二天,股价上涨8%以上,随后,大盘出现大跌,大多数股民所买个股都因为下跌而被套,反观云南盐化因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似乎十分安全。谁曾想到2008年11月,停牌结束恢复上市的云南盐化无量连续下跌7个跌停板,黄女士因无买盘而无法止损,当股价暴跌到12元附近时,黄女士才获得挥泪斩仓的机会,此时其手中的资金已不足50万元了。
分析:黄女士的教训在哪里?不能说其选股不当,是云南盐化在长期停牌的同时因大盘剧跌而招致补跌,当然,最大的教训是不该把所有的资金押在一个股票上。股市的风险是很大的,既有系统性风险(如大盘暴跌),也有非系统性风险(如云南盐化引起的补跌),往往防不胜防,在股市中再努力再小心也很难完全避免。有人说,炒股应集中有限资金做一到两个股票。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有确切消息肯定目标股必涨,用"博"的投机概念去赌一把,那么用大资金全仓买一到两个股重仓出击未尝不可。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买股是凭感觉抑或听消息的结果。感觉是主观的东西,有可能对,也有可能是错,而消息更是由于传播的渠道、时效不同而大打折扣,甚至不排除有许多消息是主力庄家有意散播误导或诱导投资者的,用大资金按上述所谓的感觉或消息去孤注一掷,重仓出击个股,风险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要降低股市风险最好的策略是分散投资。仅就股市投资而言,可以把资金分别选择不同类别和板块个股分散投资,这些个股的类别和板块互相之间应没有关联,如:热门强势股、长期下跌的冷门弱势股、公用事业板块、资产重组板块、ST板块、次新股板块、低价股、中价股或含权高价股等,甚至不同的资本市场品种,如基金、国债、企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等,由于资金分散投资,当一个板块或某个概念题材股下跌,不会造成投资者所有的投资品种都深度下跌。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上述实例中的黄女士如果仅投资3000或300股云南盐化,其他资金分散买各类股票和债券,她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得多。不相关或关联度较弱的个股、板块的投资不但不会构成连锁反应,甚至会产生互补效应。比如手中有一个股票跌停,同时手中另一些股票却涨停,行情的逆反不但使投资者损失减少,还可能降低心理压力,对股票操作不无裨益。
分散投资,固然可以分散风险,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减低利润,因为不大可能所有投资目标都一齐巨幅上涨,不似集中在某一个牛股中,所获利润可以甚为丰厚。但投资以保本为第一,利润只是其次,分散投资起码不会因个股风险而使资金一夜之间尽付东流。
正确理念:将资金分散在不同篮子中投资,才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