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P"预警通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CPI同比增长-1.6%,PPI同比增长-4.5%,购进价格指数(RPI)同比增长-7.1%。
2月份RPI、PPI、CPI各自较上月分别继续大幅下降2.6、1.2和1.8个百分点。这已是CPI连续第10个月、PPI和RPI连续第6个月同比涨幅相对上月下滑。有专家表示,数据已清楚地确认了通缩的来临。
对此,中欧基金相关人士指出,由于本次经济调整的深度和广度远大于前几次经济下滑,国内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
而中海基金相关人士则认为,应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通缩可能。"CPI的下降既有国内有效需求减少的因素,也和石油、矿石等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我国的传导影响有关。政府如今采取的加大投资、扩大消费、适度宽松的货币供应等积极措施,会推动总需求上升,将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改变通缩的态势。"
而随着刺激经济措施的累计效应逐步显现,上述人士预计,下半年经济数据或将见底上行,出现复苏迹象。"但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刺激的进度和进一步的货币信贷刺激措施,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成功转型和民间投资的启动。"
震荡下巧配置而在经济逐步复苏阶段,证券市场的宽幅波动可能性较大。在此背景下,中海基金上述人士指出,较好的策略是连续上涨之后不宜追涨加仓,连续暴跌之后也不必过分悲观,做好个人资产配置才是平衡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该人士表示,在配置各种投资产品时,不仅要对股市、债券的当前发展状况有所了解,还要考虑到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收益期望值、流动性需求等。例如,愿意承担较高风险者,可配置较高比例于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型基金;而保守型的投资者,则可配置低风险资产,如债券型基金。另外,为了应对一些临时应急需求,可以考虑配置具有活期存款性质的货币型基金,以满足对流动性的需求。
宜选优选债基天相投顾专家进一步建议,无论怎样类型的投资者,都应选择优质债券基金避险增收。据天相投顾统计,自2002年9月我国第一只债券基金成立以来,债券型基金业绩表现持续稳定。在股市大幅下跌的2005年,债基净值上涨8.48%,远高于同期偏股型基金的2.14%的净值增长幅度;在2006、2007年大牛市行情中,债基凭借新股申购以及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两年净值分别增长16.16%、23.69%,有效实现了资产的增值;而在市场大幅下跌65%的2008年,债基净值逆市上涨6.63%,较好的规避了市场调整带来的风险。
"而在目前经济复苏期,股市难现牛市,利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适当配置债基重要性凸显。一方面,如果在复苏过程中宏观经济再度下滑,股市可能再次受挫,那么债市将受到投资者追捧;另一方面,如果宏观经济回暖趋势确立并逐步走向上行周期,信用债等较高票面收益的券种仍可使得持有人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该人士表示。
中欧基金投资副总监、中欧稳健收益拟任基金经理刘杰文则表示,通缩将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的上升,央行未来仍然存在较大的减息空间,债市也将重新获得上涨的催化剂,债基有望成为投资者避险增收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