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理财应注重主观意识
查看完整版本:理财应注重主观意识
2008/4/20 21:26:38

关注时下的理财市场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百姓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基于个人理财备受青睐,大家的腰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日趋“亲密”。

可是,在打理资产时,仍有一些人不得要领。谈起怎样理财,他们会捧出一连串“大师”的名言,或在与他人就一波市场行情进行辩论时,反复强调“这是专家的观点,听专家的话准没错”,却无多少自己应有的主观理财意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专家的指导意见毫不可信。但理智一点来看,倘若“吃定”专家的话皆为“金口玉言”,却也真的未必。毕竟专家不是神,无法预测到所有东西。就拿股票来说,如果哪个专家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最赚钱,那他自己早就“闷声大发财”了,何必费心费力为大众提供参考意见。

听说过彼得•林奇吗?他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公司麦哲伦公司的总经理,其经营的麦哲伦基金成为无出其右的普通股共同基金。上任几年,彼得•林奇便将公司资产由2000万美元增至90亿美元,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被《时代》周刊尊称为“第一理财家”,更被《财富》杂志赞誉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级投资巨星”。这样一个人,总算可称为“专家中的专家”了吧。但不妨听听这位大师在投资理念上的独到见解———“不要相信专家意见。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虽然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我却不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

可以说,这位“超级投资巨星”的忠告对于个人理财的启发意义是深远的。如果每一位理财专家的忠告都是“真理”,为何各类媒体都要在专家对于市场的分析之后,加上一句“仅供参考”。显然,这绝非画蛇添足,而是诚恳地提醒大家:专家的忠告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凭此入市,风险自负。

回到理财,许多人以为和理财师谈上一两个小时,或请专家做一份完善的理财规划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其实,这只是理财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对于那份规划的执行。因为理财规划在征得客户同意后开始加以实施,乃是理财师职责的起步,远非大功告成。对理财师自身而言,也只有准确而实际地跟踪服务,才能有利于理财方案的修正,使其得到保证。

由此,我们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尽管听专家的参考意见,或把资产托付专家操作,都不啻为稳当的理财方法之一。但切记,无论是否把钱交给专家去打理,自己多少也要有点理财知识,并须培养一定的主观理财意识。所谓“懂得用知识的人最富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成为理财的赢家。(傅烨珉)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