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金融研究机构银率日前发布银行理财产品市场2月月报。月报显示2月份各商业银行共发行各类理财产品308款,年初至今到期的900余款产品中,共有7家银行37款产品出现了零收益及负收益状况。
统计显示,2月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97款,占比64.0%,外币产品数量由上月的63款大幅增加了48款至111款,增幅达76.2%。期限上看短期产品数量显著回升,中长期产品发行量继续增加。
年初至今零收益18款,负收益19款。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年初至今到期的900余款产品中,共有7家银行37款产品出现了零收益及负收益状况,占比达4.1%。其中零收益18款,负收益19款。34款产品为结构型产品,占比达91.9%。零收益产品均为结构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从4.5%至25%。负收益产品最多亏损10.32%,大部分负收益产品为95%保本的结构型产品,到期日投资收益为零,5%本金受到损失。按照银行计算,运作失利的37款产品中交通银行()21款,招商银行()7款,华夏银行()4款,深圳发展银行2款,中信银行()1款,民生银行()1款,徽商银行1款。
产生零收益及负收益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产品发行生不逢时,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风险陡增,这些产品运作失利的主要原因即为急剧增大的系统性风险,但产品本身设计也存在缺陷,大部分产品流动性差,在市场波动剧烈的市况下没有设定赎回机制,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止损。此外外币产品的汇率波动使得投资者的损失不仅仅是账面的零收益,若以人民币购买的外币产品,则汇率风险被双倍放大,产品到期后损失最多可至-30%到-40%左右。2008年年初零收益的情况如今重现市场,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更多的零收益及负收益产品将浮出水面。
理财专家建议:3月份资产配置不变,选择稳健的资产配置风格,高配低风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最好的选择依然为美元。(.证.券.日.报 www.ccstoc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