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雪山书法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引起内心震动的时刻不多。上次是3年前在上海博物馆观摩《淳化阁帖》,"与古人对话";这次是日前在浦东北蔡绿苑垂钓中心旁,一幢两层小楼的底层,参观书法家袁雪山的工作室,与这位浸润着"古风"的今人作心灵沟通。一幅幅书法作品古意盎然,它们有四五米的长卷,有字字珠玑的工楷,有恣意挥洒的行草,也有细如蝇脚的铁线篆,大小不一、或浑厚、或飘逸、或朴拙,每一幅都让人爱不释手。袁雪山自谓,其草书作品是"与明清友人切磋",晋唐之风则是他之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好的书法作品应是没有多少烟火气,既秀润飘逸,又含蓄深远,仿佛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袁雪山的书法作品正是如此,其书品无咄咄逼人喧闹之状,不争一时之胜,悠淡而静远。看其作品,会令人想起小时候临的古人之帖。
袁雪山,又名袁瑞霙,1949年生,十四岁开始学书画篆刻,早年就曾求教于王个簃、来楚生、唐云、程十发等前辈,上世纪70年代即以书法、篆刻闻名于上海,作品曾参展上海历届书展,多次获得殊荣,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初即加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不少同仁忙于入仕、出名或追求经济效益时,袁雪山谢绝纷扰,闭门习书,潜心于王羲之、欧阳询、怀素、米芾等前贤的遗迹之中,这一潜就是近30年。早年他每天10到12小时苦练,一练就是15年,王羲之的《兰亭序》,他曾临摹了不下200遍。前些年袁雪山书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展览最后一天时观赏者依然不断。有网友说,袁雪山的书法有前追古人后拒来者之势,大气磅礴。袁雪山出过一本《名帖导临·草书》,以皇象、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董其昌9位前贤作为对象,把自己的临作也放了进去,与古人对照,以指出临写要点。
袁雪山以数十年修身养性,沉潜于中国书法艺术,并成为这门艺术最高峰上寂寞的少数人之一。他的书法精品不但为我国不少高层领导所收藏,且成为有见识的商家、书法爱好者争相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