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now
2009/3/14 17:04:06
美国、日本、欧盟及大部分国家,正在金融危机的寒潮中苦苦挣扎,大批失业者收入急剧下降。国内媒体也报道了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型企业不容乐观的现状。各国政府竭力努力,能否使此番危机走出,尚是未知数。
上海市民向来生性乐观。境外远游和抄底购物,汽车升级换代,餐饮购物保持着平日水平,不少家庭嘴上讲危机,生活依然繁花似锦,钱袋里涌起的是阵阵"血拼"冲动。
笔者最近去了日、韩,所见一派萧条。东京银座一家大型商厦,二层以上店面当地人购物者寥寥,倒是国内同胞随处可见,大包小袋简直把商店变成了中国城。陪同人员介绍,日韩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批企业倒闭或亏损,国民收入大幅下降,且不知何日能再出头。笔者亲见,一家日本面馆内,有好几个人只点一碗几百日元的汤面,却多次来盛店家免费提供的小菜米饭,填饱当晚的肚子。
如今世界基本处于同一个经济链条上。虽然目前上海市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不至于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很难独善其身。有专家分析,国内危机发展比欧美要慢半拍。如是不妨看清时下欧美企业和民众的生存状态,适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内容和行为。如果说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严冬苦苦求生,那严冬不是没可能向我们逼近。为此老百姓应看牢自己的钱袋。这主要体现在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消费避免不必要的冲动,如不必境外抄底购物、汽车换代,适度减少每周在中高档酒店的餐饮和购置奢侈品次数,总之减少基本生活需要以外的支出。投资上以"确保价值,力争增值"为原则,积极关心黄金、房产、基金等中长期型投资产品和外币、股票等短期投资产品。20%-30%的资金,可用于银行保值型理财产品和银行储蓄类产品,作为家庭基本财务资源保障。此外,近期各种货币争相贬值,超短期地做一次欧元买卖,笔者以为机会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