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巴菲特遭遇“黑天鹅”?
查看完整版本:巴菲特遭遇“黑天鹅”?
2009/3/7 17:55:46
  全球化、互联网和信息爆炸,改变了投资者的生态环境,原本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价值投资者买入低于价值的股票并持有等待升值,似乎正变成精神和财富上的双重折磨。
   巴菲特错了!还是他自己承认的。不过,这可不是他第一次犯错,笔者读到过的就有好几桩:早年他曾经按照投资理念买过一间公司,结果公司每况愈下,直到他后来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为他介绍了一位精明强干的经理人,才扭转了局面。但从中,他认识到,自己并不擅长具体的经营业务并从此得到一个教训:一定要慎重买入公司的控股权。还有早年过早地卖出迪斯尼和房地美的股票(后者这个当时的错误,现在看起来又是多么的正确),30多年后才又重新成为迪斯尼的股东。
  这次他又错了,在油价140多美元/桶的时候买入康菲石油的股票,现在油价跌到了40多美元/桶,不过,从中他又得出另一个教训: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需要警惕了。2008年全年,伯克夏公司的账面价值下跌了9.6%,相比很多投资者,都要好太多。相比这几件错误,他旗下保险公司持有的大量CDS,可能对伯克夏的威胁还要更大些。
  另一位投资大师--索罗斯的量子捐赠基金2008年取得8%的投资收益,而同期对冲基金平均亏损率超过了18%。索罗斯的投资哲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也可能犯错",承认错误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而他也的确犯过不少错误,有一两次甚至糟到几乎破产的境地。但同样,他也是最善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的。
  市场的动荡和巨大的亏损,让不少人开始质疑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者所采用的方法。这也不是价值投资者第一次经历这种痛苦的时期。全球化、互联网和信息爆炸,改变了投资者的生态环境,原本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价值投资者买入低于价值的股票并持有等待升值,似乎正变成精神和财富上的双重折磨,而索罗斯一直以来的"金融反身性"理论终于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至于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生于1930年的"奥马哈圣人"也许对1929年的大萧条没有切肤之痛,他的老师、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执掌的基金却在1929年到1932年间损失了70%的资产,但在危机缓和之后的1933年利润率就超过了50%。格雷厄姆的投资平均回报率是17%,其中包括1929年到1956年股市暴跌和大萧条在内的这段时期。
  巴菲特和索罗斯各是其投资风格的代表,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这两种投资风格也一直都有众多的实践者,这足以证明对投资而言,方法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两位投资大师之所以形成风格迥异的投资方法,也与他们各自的个性和特长有关。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资金实力,在这种动荡的时刻,做价值投资者的确是一种折磨,而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严格的纪律,又如何能在趋势改变或判断错误的时候,果断地斩仓呢?对别人的错误津津乐道,却对自己的错误熟视无睹,才是投资者的大忌。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