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3/7 15:56:44
连日来,本报理财热线接到不少女性读者打来的电话,询问有没有适合的投资理财或保险类产品。"三八节"将至,为了更好地关爱女性,记者特将读者的疑问汇总,集中向本报理财团队的相关专家进行咨询,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朋友"问诊把脉"。
年轻女性(20-30岁)
减少开支基金定投
投资:农业银行理财师赵瑾表示,对于20多岁的年轻女性来说,事业处于上升期,资金处于积累期,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建议她们投资时可以把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比重加大一些,减少国债等债券类产品的投入。
理财师纷纷表示,很多年轻女性对手中的资金缺乏合理的规划,建议她们在投资的同时适当减少消费开支,基金定投是强制储蓄的不错方式。定期定额投资最好选择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指数型基金,也可以考虑进行基金组合。"一开始可以少些投入,随着薪金的增加,逐步增加投资数额。"
保障:对于很多年轻女性来说,总是觉得身体没问题而忽视了对于健康的保障。中国人寿天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主要考虑保障型产品,投保重疾险。
中年女性(30-50岁)
重点考虑加养老险
投资:中年女性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二是今后的养老问题。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投资最好选择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产品。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理财产品来看,中年女性最好选择保本浮动收益类的产品,在本金安全的情况下争取获得较高的收益。对于基金来说,偏股型基金风险较高,债券、货币型基金风险较低,中年女性可以重点考虑混合型基金。
保障:对于准妈妈来说,如果觉得在怀孕期间有保障要求,最好在计划生育期间就去投保,这样保险期可以涵盖整个妊娠期。一般保险公司规定,女性怀孕28周后就不受理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意外险等险种。
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女性,可以重点考虑养老险。专家提醒"全职太太",在买保险时最好先考虑丈夫。因为其作为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如果出现风险而没有保障,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在投保选择上可以重点考虑寿险、养老险等,保费支出占整个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即可。
老年女性(50岁以上)
投资理财稳健为主
投资:对于这部分女性来说,因为年龄偏大,心理承受能力逐渐下降,手里的钱多为养老所用,在投资时要选择稳健型的产品,最好不要有"赚一笔"的想法。理财产品最好选择保证收益类的产品,可以买一些债券类的产品,比如国债。
保障: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如果购买保险产品很可能会出现所获得收益低于付出保费的"倒挂"情况,有的保险公司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就不予承保了。专家建议年龄偏大的女性不如放弃养老险等险种,用储蓄等其他方式储备养老金。"也可以考虑购买一点意外险,对老年人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