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3/6 1:55:11
几年前有一本风靡世界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以平实的语言形象地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的特征。而跨越2008的一场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无比鲜活的体验。在抹平的世界上,2009年我们面对的是抹平的理财。
首当其冲被抹平的就是利率。2008年全球央行罕见的步调一致地大幅降息,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相信不用多久我们将会看到更多趋近零利率国家的出现。其次被抹平的是投资市场,股市、商品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纷纷陷入深度调整。第三被抹平的是经济增长,2009年更多的国家将不得不面临GDP的零增长或负增长。第四被抹平的是一个个行业巨擘,一夜之间我们发现它们也脆弱得如同小企业一般濒临倒闭。第五被抹平的是需求,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边际倾向显著下降,无疑都跨入了严冬期。
抹平的理财正在挑战长期以来在财富管理领域被奉为圣明的资产配置。首先是跨境资产配置,继处于国际金融体系心脏地位的美国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全球市场都在跌跌不休,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不管怎么样的跨境配置似乎都是错误的。其次是不同资产种类之间的配置。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度下跌以及银行的快速降息,从2007年的开放式基金到2008年的信贷类信托理财产品再到2009年的储蓄大幅回流,这之间就经历了两段跨越式的收益率"抹平"。
抹平的理财也正在挑战巴菲特式的"买入并持有"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放眼全球,跌倒在"倒闭门"前的无不是巨无霸式的行业翘楚,手中握有美林、花旗、AIG、通用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尴尬地发现,正是长期价值投资让他们的资产处于巨幅缩水的境地,而"涉雷"票据甚至惨遭清盘。
然而仔细反思,这种挑战当真如其然吗?不!我们仍然必须坚定地给出答案--"理财是资产配置、理财是长期投资"。但是一旦这种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被误读为墨守成规和一尘不变时,其本身也就不能再被称之为"理财"。
从目前形势看,2009年全球走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甚为渺茫,期间或有反弹,但是决非反转。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加强,债券、股票、基金、商品、信托、汇率、信用等不同市场的关联度也加强,理财策略宜以收缩防御为主。随着各国央行的大幅降息以抑制经济更进一步衰退,抹平的利率使得2008年还在市场上占得主导地位的各种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将越发形同"鸡肋",人民币理财不妨回归银行储蓄、国债、货币市场基金等最为简单安全的方式,而持有外币的投资者则需要格外提防汇率风险。 (JM 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