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同类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差近30%
查看完整版本:同类银行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差近30%
2009/3/4 15:31:12



  股市经过一波"过山车"般的行情后,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热情再度燃起。近期多家银行推出的此类产品发行当天就被抢购一空。理财师分析,信贷开闸和不断降息造成低风险理财产品供应不足,但其超过存款利率的收益,对稳健的投资者而言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记者走访各大银行,整理出近期发行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名单后发现,同类产品收益差距将近30%.因此,投资者不妨参考权威专家的投资建议,对号入座。
  个案
  两周前的一天,赵女士一早就来到建行,打算购买该行推出的一款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但她的客户经理告之,该产品在发售一分钟后就卖完了。这已经是赵女士一个月内第二次抢购理财产品失败了。"我这笔10万元的资金打算等股市回调到位之后入市,现在货币市场的收益率也只是1%左右,相比之下,还是银行理财产品更具优势。"赵女士向记者咨询,除了建行之外,市场上还有哪些银行在发行同类产品。
  短期产品遭抢购
  "28天年化收益1.65%,客户争着买,开售一分钟后就卖完了。"建行广东省分行私人银行部一位产品经理对记者说,他们发售的一款产品,起购门槛为100万元,仅针对私人银行的客户发售,全国发售规模为10亿元,广东省只抢到了1亿的配额。"完全不够用,要买的客户太多了,很多人都是几百万地认购额。"该产品经理称。
  记者走访发现,近期短期固定收益类产品发售火爆并非仅此一例,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银行最近发售的1个月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通常1天左右就卖完。一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私行将在本周推出两款固定收益类产品,但由于担心客户认购太踊跃,所以不做公开宣传,仅通过电话形式通知客户。
  "目前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产品中心王伯英指出,一份投资者调查报告显示,虽然不少投资者的资金被股市套住,但是在受访者的家庭中,超过四成的人会为了个人或者家庭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产品供应严重不足
  "银行目前没有足够的产品供应,这也是造成客户抢购潮的原因之一。"普益财富的研究员张星表示,信贷开闸以后,银行更乐意给企业直接放贷,包装成理财产品不仅复杂,银行收益也更低。而多次降息之后,低利率也压缩了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的空间。
  张星预计,这种数量和收益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情况将要持续一段时间。据统计,今年1月,17家商业银行共发行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人民币理财产品52款,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自2008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持续回落,发行数从2008年10月份的109款降至1月的52款。"等到股市转暖、银行重新启动打新股类产品后,这种局面才有可能改善。"
  1个月期收益率1.4%-1.8%
  张星指出,根据投资者的需求,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更灵活,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也在增加。据了解,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中,期限最短的仅为4天,期限最长的为2年。不过,短期产品仍是主流,根据张星统计,1月份以来,发行期限在1个月期以下(含1个月)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超过50%,其次是1个月期至3个月期(含3个月)。
  "7天和14天这类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数量也不少,而这类产品目前的收益率基本稳定。"张星指出,1个月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大约在1.73%水平,而3个月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38%,6个月期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73%,与去年底的水平相当。
  记者从各银行了解到,1个月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差异接近30%,从1.4%到1.8%不等。"这种差异有可能是投资市场的不同,有些仅限于货币市场,有些是扩展到债券市场,也有可能是银行的让利程度不一样。"张星说。
  不过,有差异就有了选择的空间,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妨以记者搜集到的数据作为参考,选择相对收益较高的品种进行投资。
  投资策略 重点配置短期品种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由于2009年全球将进入低利率、低成长时期,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投资者不妨在稳健的基础上,选择短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李要深进一步指出,短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及货币市场基金、银行承兑汇票、企业信托融资等项目。该类产品的特点是以保本设计为主,即使是浮动收益类产品也是以低风险产品为主。而且,该类产品交易方便,预期收益率计算简便,尽管预期年收益率偏低,但比活期存款依然要高。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理财产品可以循环投资,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暂时不打算动用这笔钱,银行会将产品期限向后延伸,投资者会因此获得复利。当然,这需要有较大的本金,仅适合短期内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
  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这类短期理财产品大多无法提前支取。如提前赎回,不仅收益、本金没有保证,甚至还会被扣违约金。
  进出股市的资金:类7天通知存款产品
  随着股市波动的加剧,投资者对于流动性较高的投资工具的需求大增,银行也相应推出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期限最短的只有7天,另外还有大量16天、19天的超短期产品。
  因此,除了货币市场基金之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银行超短期理财以及类7天通知存款型理财产品。如招行的"日日金"、工行的"灵通快线"以及交行的"天添利"。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投资者可根据资金状况,在产品存续期内每个工作日的交易时间中随时申购或赎回。
  并且,部分理财计划还有针对股市投资而设置的功能,比如工行的"灵通快线",在周一到周五的9点到下午3点半正常交易,消费者可在股市开盘前赎回资金,购买股票,股票交易结束后再购买理财产品。这不但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还大大增加了资金的收益。
  中行理财师表示,对于随时有可能用钱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配置一部分1天通知存款。这种存款每存1天就有1天的收益,不仅每天结息,而且年利率高于活期利率。
  灵活资金:3个月以内短期理财产品
  部分投资者厌恶股市大起大落的风险,希望等待股市确认上涨趋势后再入场。对此,王伯英建议将追求稳健的资金配置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为主。
  "一般来说,1-3个月或者半年期的保本产品比较受这类投资者欢迎。"中行广东省分行财富管理中心一位理财师说。考虑到央行仍有降息的可能,对于确定在一段时间内不用资金的投资者,可以关注1个月或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这些短期产品一般都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的都是央行票据、信托计划等低风险的金融工具,可以确保资金的安全,而且折合年化收益一般都在2%左右。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