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花旗粉丝:爱上一只股票让我“万劫不复”
查看完整版本:花旗粉丝:爱上一只股票让我“万劫不复”
2009/3/3 12:24:32
  口述:邓妮斯
  从全球第一大银行到濒临倒闭,花旗集团曾让无数投资者为之疯狂,为之悲伤。在金融危机中,花旗的投资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国内某商业银行高管邓妮斯(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和花旗的故事:
  从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了花旗集团起,我就一直关注花旗,并在2003年初决定投资花旗。在查看了花旗几年来的走势后,我以33美元的价格买入花旗集团(NYSE:C)。
  买入股票后,花旗每年给我的分红超过了两美元一股,股价最高到过55美元,我盘算着至少应该将花旗股票保留20年、甚至30年,到时股价和利息都会非常可观。但去年,事情开始慢慢脱离了可控轨道。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一向坚挺的花旗股价开始下跌。伴随着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岌岌可危。2008年初,花旗股价跌至26美元左右。由于对花旗信心十足,此时我想到的并不是撒手放弃,而是继续"抄底"。
  然而,伴随着不断爆出巨额亏损,10月,花旗的股价已跌至14美元。这时,我又习惯性地继续补仓。
  2008年11月,随着美国政府在救市与不救市之间摇摆,花旗股价也已经跌至3美元的惨痛境地,但我仍像着了魔似地想,"花旗曾经给过我丰厚的回报,索性我再买些股票,就当为它作贡献吧。"于是我依然调动资金再次入市。
  2月20日,市场传言称花旗将被国有化,午夜我坐在电脑前眼睁睁看着花旗股价跌至1.6美元,这次我终于下定决心不再补仓。我隐约回想起一位银行高层领导曾意味深长地说过,"银行股还是尽量不要碰为好!",言语中似乎早已看穿了投资银行股的本质。
  直到今天,当我看着花旗,仍会有"买不买"这样的念头闪过,但这些年来的投资经历使我明白:对任何一只股票产生感情的后果就是万劫不复。话虽如此,但我仍然希望,花旗会像"9·11"后的纽约一样走出阴影,像二战时被日军打出菲律宾的麦克亚瑟将军一样,有勇气说,"Ishallreturn!(我会回来的)"。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