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小新闻: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分别减持全球最大医疗保健产品生产商强生和全球最大消费品企业宝洁的股权,因巴菲特将注意力转向固定收益投资。
可能老巴是对的,上周末,美国道指再创新低,被媒体称之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熊市"。国内A股的情况也越来越不乐观,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资金推动型的上扬难以维继。
国内央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似乎也在发生变化,央行上周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短期通缩风险正在加大,就在前不久,央行还有官员声称"在中国,通缩风险并不是一个严重问题,说 "中国减息空间有限"。
在股市颓唐的同时,固定收益的投资品似乎卖得很不错。与兴业银行的理财师闲聊,听说该行近期中短期固定收益产品销售火爆,2月初,一款一年半期限年化收益5%的信托产品8分钟之内全部卖光。
一系列现象让身边不少人在持金一年后,开始考虑是否真的应该转向固定收益产品。
很长一段时间,固定收益产品连"鸡肋"都算不上,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虽然一年都觉得股市难以在短期内走好,但始终也没瞧上固定收益的那点利息,而且总觉得随时有可能要冲进某一市场,比如黄金比如石油之类的。就这样,身边习惯于投资股市的人,即使在这一年中没有买股票,钱也闲着,存了一年的活期,算下来也损失不少零花钱。
不过,经济不景,"大钱靠挣"已不适用,机会似乎难以在短期内出现,越来越多人开始采取"小钱靠省"的策略。
认真留心银行近期推出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不少都是信托类,前期也见到一些较大型的企业在通过信托的形式募集资金,但现在的信托产品银行都不再提供担保,在历史罕见的大衰退甚至是萧条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也难说。相比之下,有政府担保的信托似乎相对安全,话说回来,这也得看是哪一级政府而且是不是有相当财政收入保障的地区。这年头,即使转投固定收益也不得不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