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管理层通过各种手段释放流动性之后,A股市场也渐渐地活跃起来,一轮由流动性和政策利好驱动的反弹逐渐展开。而随着一月份新增贷款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62万亿元,2月以来,整个市场出现了久违的繁荣景象。
在这场流动性盛宴下,大量资金涌入A股市场,两市的成交量屡屡突破千亿大关。不过,尽管目前宏观经济以及市场的流动性都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是面对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切不可被其冲昏了头脑,毕竟当前的股市依然不具备牛市的基础。
虽说流动性会引发资产价格的重估,但是从宏观流动性来看,尽管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新增贷款增速的可持续性却有待观察。随着票据融资回归理性以及季节性因素消失,今年的信贷增速很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而目前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对于过快增长的信贷额度进行调控,之后几个月的信贷增速不太可能再现1月份的爆发式增长。而且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宏观流动性对于资产价格重估的推动力很难持续。
而从市场的流动性来看,最近新开户数出现了快速增长,而股票性基金也是热销,且不论1月份新增的贷款中是否有一部分被"腾笼换鸟"地流入了股市,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市场的新增资金量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目前流动性的短线风格却是相当的明显,从最近市场的成交量中有很大部分是散户贡献的,基金等机构的仓位并不算太高,仅在71%左右,而且最近股市债市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也显示出机构的资金频繁地在这两个市场中进出。可以说目前大部分资金进入股市并不是预见到上市公司将有良好的经营成果,而仅仅是将股市当作一个提款机,在短期赚钱效应的引诱下进入市场。这种来得快、去得也快的资金,为股市埋下了流动性退潮的隐患。
而且,尽管由流动性推动的行情不是肮脏的行情,但是资产价格最终还是要真实地反映基本面的情况。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的宏观数据稍显乐观,并给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但是也应该看到,货币的乘数效应与信贷增速出现了背离,有不少的流动性仅仅是在银行间或是资本市场上流动,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实体经济,信贷循环反复的基础上不牢固。所以,通过最近的宏观数据就断言经济开始走暖,可以说还为时过早,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具体的提振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而基于目前的基本面情况,A股市场的估值已经得到修复,大部分股票已经进入合理估值区域,有的股票已经出现了轻微的泡沫。在目前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下,资产价格的泡沫依然可以得到维系。但是,当前的流动性的持续性缺乏足够支撑,它什么时候会消退谁也说不清。所以笔者认为,在尽情享受流动性盛宴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千万不要被流动性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