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我们犯了很多同样的错,却很难找到"为什么"这个答案。
偶尔读到一本《怪诞行为学》,道破我们不可思议的犯错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样怪诞的是作者丹·艾瑞里,18岁时的一场意外爆炸,让他全身皮肤70%灼伤,住在烧伤病房达3年之久。身穿治疗用黑色弹性紧身衣、头戴面罩的他自嘲为"蜘蛛侠"。但恰是在这段漫长无聊而又痛苦的岁月里,奇异的"蜘蛛侠"服装拉开了他与外界的距离,使他可以以局外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身外的世界,从此有了探索人类行为与经济关系的兴趣。最终,丹·艾瑞里成为著名行为经济学家。
股市也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怪诞行为学比比皆是:
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指由于对信息缺乏了解以及因为信息的不充分,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预期,往往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效仿之。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跟风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有则幽默阐明了什么是羊群效应: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没地方落座,于是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纷纷向地狱跑去。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向地狱跑去。
羊群效应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受亏损。前年,千载难逢的大牛市,很多不懂股票的人排队开户"挤"进股市,至今困在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套牢电梯里"。
买涨不买跌股民大多喜欢买涨不买跌,股价蹭蹭上涨时争先恐后拼命买,股价跌到底部时反而不敢买,眼高手低,股市6000多点时看1万点,跌到1600点又看1000点。这便是典型的买涨不买跌。
很多投资者认为这是顺应大趋势,明哲保身的防范系统风险的绝招。其实,实践一次次证明真正赚大钱的正好是买跌不买涨的,正如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行为学上的怪诞导致大多数人在追涨的时候被套牢,且屡犯难改。
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著名大餐。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同时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据传满汉全席上菜108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股民买股票,一买就是很多只甚至数十只,一样来1000股,像满汉全席。你去看股民电脑上的自选股和股票池,多得眼花缭乱,有的股民股票、基金、权证、可转债一个都不能少。以为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其实适得其反,暴跌来袭,卖都来不及。真正的高手,一般精选二、三只股票,翻来覆去炒得炉火纯青,庄家也只炒一只股,炒多了先把自已给炒糊了。现代生活方式也认为,大鱼大肉的"满汉全席"不利于健康,萝卜白菜或许更让人爱。
全垒打棒球运动中,全垒打是运动员可环绕所有垒包一周的安打。除了打者跑到终点本垒时可得一分外,所有已在垒包上的跑者每人皆可得一分。在棒球很火的美国,曾有记者采访美国球星贝比·鲁斯,谈到他的薪水比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还高一事,鲁斯回答:"那要看他每年打多少个全垒打啰?"在棒球普及的****全垒打又称"红不让",这是日文棒球术语音译为汉语而成。
股民通常称满仓为"全垒打",牛市中赚起钱来"红不让"。
其实,满仓从来都是股市中大忌,即使在牛市中也不例外。犹太人有个二八定律,即:你犯的20%的错误,可能损失到你80%的市值。在投机性很强的股市里,为了不犯20%的错误,就要学会半仓甚至空仓,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被同一块石头两次绊倒哲人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被一块石头绊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很多股民在一只股票上输了,为了翻本,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不研究这只股票为什么跌,拽住只孬股不放,结果再次被绊倒。
更有股民不知权证为何物,眼红别人赚钱快,贪便宜去炒,结果在认沽权证上输得很惨。还有很多人因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的翻本心理作祟,押宝在南航认沽权证权上。因赌的对手是有创设权的券商,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使之如同和风车作战,失败不可避免,最终在认沽权证上末日"猝死",财富一夜间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