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无纸化”省钱心经 赚一个不如省一个
查看完整版本:“无纸化”省钱心经 赚一个不如省一个
2009/2/19 10:58:56

  制图 张佳琪
  [编者按]
  经济危机到来,赚钱的路子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如何分配现有钱财、合理消费上。
  在这方面,卡消费或者说无纸化消费不仅安全、便捷,更可以节省成本,很多时候,竟是意想不到的折扣和优惠。本期专题我们聚焦无纸化消费,请读者分享各路持卡达人的窍门、心得及他们有趣的故事。
  "无纸化"买到特价机票
  出门在外,没有钱寸步难行。那一次,我实实在在地艰难了一回。
  去年深秋,我和同事奉命到天津出差,办事、住店、吃饭、买礼品,一件件圆满到位,临到返回了,一摸口袋,两个人的现金加起来竟然不够买回沪的飞机票(单人全价1030元)!这下我们傻眼了。
  忽然间,我想起上海至天津有廉价航空航线,我赶紧打开手提电脑查询,没错!是春秋航空,票价只要99元,这样,我们手中的钞票绰绰有余了。满怀兴奋,我们就要点击购买,没成想,网页提示要我们先要成为注册用户方可购票。没关系,这简单。输入手机号码,输入一组验证码,网站会给要注册手机发送一个初始密码,获得密码后登陆,再据实填写一份个人资料后,就算成为春秋注册用户了。
  我们两个像做贼似的,围着一台笔记本紧张地操作。接下来,该选择航班了,当然是那诱人的99元特价票了!点击、选中、购买,这一步步真带劲,就像深陷沼泽的我们正一步步走向陆地。轮到付费了,网页突然跳出"请选择付费方式"菜单,我们两个把鼻子在屏幕上蹭了一圈也没发现有"现金支付"一栏。让我们选择的全是选择信用卡、支付宝什么的,还要开通网上支付功能!我俩顿时"晕"了过去,人家不收现金,这可怎么办?
  还是同事年轻机灵,他说:"我老婆有张信用卡,好像听她说过能网上支付。"赶紧打电话,他太太真不错,信用卡号都背得出,我们又向前进展了一大步。可是,还没完。网页几乎每进一步,都要求输入动态密码,而动态密码会发到持卡人手机上,这样我就不停地与同事的太太交换手机短信,虽然累点,但还算顺利!费了快两个小时,这两张特价机票终于买到。
  当一块石头落地后,我和同事相对而笑,仔细回味,无纸化操作真是不可思议!
  育儿、待客统统无纸币化
  现在,无纸币化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出门乘车用交通卡;餐饮、购物拉消费卡或银行卡,连看病买药等也可拉卡;工资则直接打进银行账户,再也不像以前每月发薪的日子到财务科点钞签字。
  因此,手头现金往往不多。去年底,家里交1500多元物业管理费,需要付现金,我们都有点傻了--要知道,对习惯了拉卡的人来说,那笔现金简直是"巨款"。
  孩子上幼儿园后,每月要交生活费、管理费等。现在学校现金管理也先进--让家长在指定银行开立一账户,把账号告诉学校财务,账户存入现金,每月学校去转账就是,实在方便极了。记得孩子刚进小学时,我往那个账户一次性存进3000元,一年级结束后,附近一熟人问我:"这所小学每年开销多少?"我查了才知道,一年下来才支出1000多元,好省心。因为有时候学校偶而收点零星手工材料费等,是要由孩子带钱交给老师,我们做家长的还总担心她丢失等。好在现在大多数缴费都通过银行转账了,免去了现金交款的种种不便,无纸化无形中提高了生活质量。
  记得去年暑假,有亲戚到上海游玩,我们要上班,交给他门几张交通卡、一张餐厅消费卡(在很多快餐店和连锁餐厅都可以用),就让他们自己看地图找路线玩去了。否则,每次乘车投币买票都是麻烦事,吃饭让他们自己掏钱既不好意思,也怕他们为了省钱饿肚子。再说,带着鼓鼓的钱包到处玩也不安全,后来大家都觉得用卡消费一个字--"爽"。是呀,如今我连很多对账单都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既节约了纸张资源,又不会因废纸处理不好带来信息外泄,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很多消费卡、会员卡等都有消费积分,储值卡则有一定优惠折扣,何乐而不为呢?
  校园一卡,自在生活
  大学生活总给人一种慵懒和欢畅的感觉,偶尔在图书馆内翻阅书籍,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说说话;或是偶尔在电脑房内冲浪上网,了解天下大事;再者就是在食堂内约上三五知己,一起共进晚餐--其实,在这悠闲的背后,是校园卡给我们带来的省时、省力、省心。
  据了解,沪上每个学校的校园卡的发行和使用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最核心的使用功能是当作学生证、饭卡、洗澡卡、图书馆借书卡,还有在小卖部内消费。其实,很多高中也是这么操作的,比如我以前就读的交大附中,他们的一卡管理体系也是相当成熟,学生无需随身携带现金就可以在校区内自由消费,以前的那种左手拿找零,右手持食物的局促场景也不会再发生了。除此之外,因各所大学的生活制度不同,其校园卡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功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别出心裁的用法吧。
  财经大学的学生可以凭借校园卡去计算机房上网,也可以去自主中心看影碟,另外还可以打热水。交通大学的校园卡可以租借体育场和借篮球之类的运动器材,比较特殊的是,还可以用来搭乘校园公交。同济大学的校园卡还有缴纳电费的功能。上海大学的校园卡也是集吃饭、图书借记、洗澡、寝室门卡、计算机房上网于一身的智能化组合。
  有商学院的同学透露,他们的校园还是旧式的管理制度,除了学生证之外,他们还需要携带考试证,借书证,饭卡等,体育卡等多张证件。和他们的情况作比较,校园一卡通的生活就显得更加自在惬意了。
  人人都希望过上安逸轻松的生活,一卡通模式的生活方式也正能满足这类需求趋势。
  盼望"摩的"刷卡结算
  家里书桌玻璃板下面压着两张50元纸币,你可不要以为是我钱太多,这两张50元纸币都是假钞,压在书桌下起到"引以为戒"之用。
  说来这两张假币均来自一个渠道--摩的,这个让我又爱又怕的交通工具。
  我家住在苏州河边,小区门口没有任何公交车经过,虽然离地铁、车站的直线距离都不算远,但步行需要15至20分钟。遇到上班时间较紧张、下班感觉很劳累,或者穿了高跟鞋的时候,要徒步这段距离可不明智。选择摩的是又便宜又省时的做法,毕竟比起打的11元的起步价,只要5元钱的摩的省钱54.54%。而且,在上班高峰时段,要打到的士实在太难,摩的可是随时候驾的。
  不过,郁闷的事情发生了,有天晚上我坐摩的回家后,发现没有散钱,无奈只得用百元大钞让他找零,其中有张50元的纸币。过了几天,我用这张钞票在商店买衣服时被告知是假币,弄得我既尴尬又气愤。
  至于第二张假钞,也是同样的经历,摩的司机都会在我想要检查钞票时"真诚"地说,"我找给你的不会是假钞",而实际上,他们丝毫没有因为我的信任而善待我,我再次被忽悠。"要是摩的也可以刷交通卡就好了。"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出现。非法运营的摩的,其实还是有市场需求的,且已经成为部分下岗人员、农民工的"就业岗位",能否组建合法化、规范化的摩的公司呢?这样乘客坐得放心,摩的司机的培训、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安装统一的刷卡机,让"交通一卡通"发挥作用。如是,则假币事件可杜绝矣。
  当然,看着这两张50元假币,目前我可以做的就是坐摩的前备好零钱,这可是无奈的经验啊。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