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2/18 7:51:08
牛年伊始,中国股市即展现了牛气,出现连续上升的行情。理财市场上,各种股票类产品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银行、券商等渠道销售的银行理财、基金、信托私募、券商集合等投资股票方向的产品接近20款。
然而,众多研究机构都认为,目前支持国内外经济复苏的证据并不充分,因此,尽管股市的估值已具投资价值,但投资者投资股票类产品仍需步步为营。
理财专家提醒像刘女士一样面临众多选择的投资者,并不一定要将股票类资产配置在单一类产品上,因为基金、券商集合、信托、私募等产品由于设计差异,其风险和收益水平并不相同,投资者不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身"的股票产品。
个案
股市似乎开始转暖,刘女士在参加完银行和基金公司举办的投资策略会后,隐约感觉到目前是投资股市的好机会,准备将2007年炒股赚到的100万元资金重新投入股市。刘女士属于偏稳健型投资者,她另外还有100万左右的资金分别存了银行定期和购买了债券基金。对于股票类产品的风险,刘女士能承受20%以内的亏损,她认为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偏高,并不适合将所有资金一股脑地投入。
银行理财顾问告诉她,除了基金以外,她还可以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私募。此外,刘女士还从券商营业部处获悉,有非限定性券商集合理财类产品也处于销售期。不过,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刘女士有点犯难:乍眼一看,全部都是投资股票方向的理财产品,都会提示投资有风险。那么,这些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水平怎样呢?针对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她该如何选择呢?
中行一位理财师指出,除了银行和基金发行的股票类产品属于大众投资品以外,券商集合理财和信托私募相对适合风险承受力较高的投资者。对于股票类产品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习惯和个性偏好,因此刘女士应该选择自己相对熟悉和了解的品种,理财师的配置仅供参考。根据刘女士的情况,建议将100万资金作如下配置:
"股"字号产品密集发行
股市反弹令各类股票型产品的发行开始回暖,仅2月份以来,新发行的偏股型基金就超过8款,券商发行集合理财产品的重心也从债券类产品向股票类产品转移,今年以来已经先后发行4款偏股类产品。记者从多家私募基金那里了解到,近期都有推出新产品的打算。而银行也不甘落后,交通银行()在1月中旬发行的"得利宝天蓝5号"与"得利宝宝蓝7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就是典型的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
一位商业银行广东省财富管理中心的理财师对记者表示,近期来咨询股票型基金的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咨询债券基金的客户数量。"一方面是股市反弹,投资者又看到了赚钱效应,另一方面,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频率大大降低。"该理财师指出,不少投资者对股票型产品又开始关注。
理财师的观点也得到了基金发行数据的印证,今年1月成立的3只股票型基金长城双动力、上投中小盘、汇添富价值的募集金额有递增趋势,分别募集资金4.88亿元、8.26亿元、15.13亿元,其中汇添富价值的募集金额最高,达15.13亿,是2008年9月以来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募集金额最高的。而2月发行的工银瑞信沪深300指数,首日发行募集金额就超过一亿元。
截至上周,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最大涨幅接近40%,超过半数的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超过20%.投资者有理由对股票类产品重拾信心,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随着股市的反弹升级,节后基金开户数较春节前明显提升。节后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达到了2.2555万户,较节前一周新增数增加46%.
形势未明涉股仍需谨慎
尽管股市有回暖迹象,但观望气氛仍十分浓厚。上文提及的理财师表示,大部分投资者都希望等待股市涨势确认后才入市,因此近期购买股票类产品的资金量并不大。
"最近股票型基金的发行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投资者仍然比较谨慎,但比去年底谈'基'色变的环境要好一些。"一家正在发行股票基金的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对记者说。
事实上,投资者的谨慎缘于股市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交银施罗德基金的观点代表了目前机构对股市预判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经济信号显示宏观经济似乎已走出最坏的时刻,包括信贷骤增,企业库存下降,订单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PMI指数仍处于50点以下,即经济仍然在恶化,只是恶化的程度比2008年小。经济在中长期内依然存在下行风险,短期中国经济可以避免硬着陆,但短期环比改善并不意味着复苏,经济真正增长有待内需的提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逐步实现。
因此,基金、券商等机构都认同谨慎建仓的策略,目前点位进入股市安全系数较高。普益财富证券研究员李跃龙指出,对于投资周期较长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进入股市比较安全,中国股市15年的历史数据表明,在10-15倍市盈率水平建仓,1年内投资亏损的概率只有27%.
投资业绩差距将拉大
"今年的投资主题大家都能看得到,关键是要控制仓位和进出的时间。"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总体上看,今年市场的热点都会是"4万亿概念"的衍生品,但对其节奏的把握、对其高度的测量等,却是摆在投资管理人面前的一道道考题。"今年的市场非常考验基金经理的功力。1月份股指反弹,但还有基金亏损就是一个例子。"
好买理财研究员庄正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如果说2007、2008年股票投资是仓位为王的话,那么今年肯定将是有效仓位为王或者说是选股为王。"庄正指出,今年一季度市场能否更好地从反弹中寻找机会,投资管理人要探究的不是有没有反弹的问题,而是要判断市场如何反弹、哪些个股机会更大的问题。
庄正预计今年股票类产品的业绩差异会加大,"我们看到,在认同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的前提下,投资管理人对市场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策略,会导致业绩的巨大差别。"
策略:灵活仓位%2B波段操作
股市随时可能出现大幅调整,而且众多证券机构均认为股市今年难出现单边上涨行情,因此,投资者对股票型产品的投资也应该采取灵活的策略。
"如果单看今年的收益,股票型产品肯定要选择投资管理风格比较灵活的产品,也就是说选股和仓位控制都比较灵活的管理人。"德圣基金江赛春建议,如果投资者抱着相对长期投资的理念的话,那就不妨逐步配置偏股型产品。但是这种分配要讲究策略,不追高,逐步建仓。
建行广东省分行私人银行产品经理卢昕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当市场下跌幅度超过3%就买入,而如果前期亏损则可以借大涨部分兑现收益。"卢昕认为该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控制成本。
同时,理财专家也指出,债券型产品仍应该成为投资者配置的主要品种之一。"尤其是保守型投资者,债券类产品的配置比例不妨保持在50%左右,股票类产品配置20%左右,即使是激进投资者也应该持有10%-30%的债券类产品。"江赛春、庄正等理财人士均表达了类似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