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2/17 19:36:57
都说金融危机袭来,生意难做。不光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连"船小好调头"的创业者也备感窘困。果真如此吗?未必!
做外贸的改行种树 另类指数:★★★★
最近,王老板没事就在他开办的工厂厂区内转悠。在这边墙角蹲下来看看,又在那边扒扒墙角的土。难道地里能长不出白花花的银子?当然不可能,其实他是在计算厂区里的土地,准备将空地上种上树木,而这跟金融风暴有着奇妙的联系。
王老板做的是玻璃器皿的出口生意,在经济开发区有自己的生产流水线,占地50亩的工厂宽敞得吓人,有不少空余土地。进出口行当对金融动荡最敏感,所以王老板去年就隐约感觉到金融风暴可能到来,促使他把闲置的资产全部变成白花花的现钞。
去年底至今,王老板的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原材料、能耗的费用却水涨船高。他开始寻思,在金融风暴下,什么行业仍然能赚钱?经过一番考察,他想出的高招是:种树!因为树木都是有价格的,且不会有赝品,何况树种得越久越值钱。于是,他把厂区里圈出来的土地着手绿化。一般选择好种又较名贵的树种,如银杏树、桂花树、樟树等。
没几个月,王老板跑遍附近的苗圃,成为一个"速成"种树行家。他挑选的树都不是幼苗,买的都是长到一定年龄的树木。几个月下来,斩获不小,厂区里该种上树的地方都种上了。王老板还精心规划,东边一片桂花林,西边一片樟树林,看着满院绿树葱茏,他心里那个喜呀。
在这个生意人眼里,经济危机带给他的是另一种思考,给了他另一个投资机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王老板说,等过十几年,这些树就值不少钱了。在升值过程中,它们还顺道给我的厂区做了绿化贡献。为了表彰自己的聪明才智,王老板笑嘻嘻地自诩为"环保商人"。
回乡办个野鸭场 另类指数:★★★
天没亮,冉阿姨就跟老伴起床,赶起了鸭子。两老都退休了,在家没啥事,今年物价有点小涨,冉阿姨发现篮子里的菜少了,钱却花得多了。和老伴一合计,想起老家还有地和房子,干脆回乡下搞点养殖,种点蔬菜,过自给自足的田园日子。
搞啥养殖业呢?养猪,难伺候,且累人;养鱼,没有鱼塘,不行。后来,老伴发现周边有人养野鸭,鸭虽个小,长大却全是瘦肉,比一般的家鸭更美味。晚上,两人好好合计一番,决定派老伴去拜师,看看野鸭如何养法。一问方知,这野鸭还真有搞头,好养,据说县城里好多饭店收购野鸭,销路好得很。
于是,花了一点钱,就近请了几个人,两口子在自家院旁盖了个鸭舍。买了100只野鸭苗回来,精心喂养。就这样,冉阿姨和老伴在农村一待就是一年,野鸭从一个巴掌大小,渐渐长成了大个儿。老两口心里美滋滋的,谁说金融风暴厉害,谁说物价飞涨,但它跟咱没关系。除留了十来只野鸭给家里人尝尝鲜,冉阿姨把其余的野鸭全部卖掉,收获了一笔资金。
时尚青年当猪倌 另类指数:★★★
小徐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换过几份工作,却都做不长久。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做起了电脑生意,并从一个小柜台慢慢发展成独立的店铺,从卖电脑到囊括所有与之相关的耗材,从卖杂牌电脑到专卖品牌电脑。几年下来,生意竟发展到了香港。
几年在外打拼,小徐已变成一个时尚青年,和原先农村小伙子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每次回老家,邻里们都说快不认识他了。但今年,这位时尚青年又变回了乡下小伙子。原因很简单,小徐把生意交给媳妇打理,自己回原籍当起了猪倌。为啥走出农村的孩子又要回到农村,还干起又脏又累的活?原来,在生意场打拼多年的小徐发现电脑生意不太好做了,于是决定发展其他行业,考察来考察去,他发现养猪生意可做,加上自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于是,在媳妇的支持下,他决定回老家先干个一年看看效果。
老家亲戚早就按他的指示,搭建好大猪圈,小猪也买回来几十头。小徐回来后,就换上工作服,穿上胶靴,跟着父母兄弟一起养猪。同时,他还钻研农业科技书籍,研究家猪疾病防治,并常跟乡镇防疫站的人探讨。功夫不负有心人,"猪大爷们"个个膘肥体壮、身材健硕,更让小徐开心的是,买家已经联系好。他提前算了一算,盈利颇多。和生意场上的操心相比,除了多付出些体力,养猪生意要单纯得多,赚得也是真金白银。加上媳妇打理的生意,"收成"总计还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