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和牛市,本来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在全球猛刮金融风暴和股指狂泻三分之二的"寒潮"里,人们希望牛年带来牛气,憧憬股市春回大地,早一点解套,这样的愿望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期望归期望,冷静下来,回顾一下2006年岁末到2007年年初暴涨,牛气十足,2007年下半年开始"跌跌不休"的股市轨迹,恐怕更有好处。
在牛气十足的背景下,每天有30万人成为新股民,保守一点计算,每人携资5万元,一天就有150亿元投入,一个月22个交易日,合计是3300亿元,两个月是6600亿元,三个月是9900亿元。这成千上万个亿流入股市,当然把它装点得百花齐放,满园春色。可是炒股没有游戏规则,股市不是游乐场,不是谁心血来潮,想去就能去的地方,股金也该是部分多余的银子,闲置的钞票,而不是要紧的家当,更不是硬着头皮借来的钱。这些,心里都要明白。我家旁边一爿饭店的一位洗碗工,不识股票为何物,不知股市和菜市有啥两样,受牛气诱惑和旁人怂恿,怦然心动,凭一时热情,也带着多年积蓄,懵懵懂懂投入股海,加入千军万马的股民行列,结果大半辛勤劳动所得付诸东流,让人叹息。
在牛气十足的背景下,每天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十点百点进大盘,股指一路飙升,冲破6000点,在"一片红"的电子荧屏前,人们喜形于色计算今天又盈利多少。那些日子,天上何止掉一块馅饼,简直是下馅饼雨了。如果不知不觉贪心与股指成正比攀升,期望值高了还高,脑子里惟有赢钱的单一念头,防跌意识不足,一旦有"熊"突然光临,难免猝不及防,情绪颓丧,是"割"是"捂",左右为难。
在牛气十足的背景下,其实更需要冷静地想一想,财富的增值怎么能那样快,赚钱的效应怎么能那样好,眼下的这条"牛",究竟是虚胖还是实胖?我的三个朋友,在前年年底去年年初股指涨止跌始时,清醒地看到股市成分有虚,必然要挤泡沫,拧水分,于是他们不约而同,毅然抛出全部股票,这样,仓清了,钱财保住了,人也轻松了,令人佩服。
股市里一句"熊出没,请注意",可说尽人皆知,回顾近两年股市走过的历程,似乎还要补充一句"牛虚实,请注意"。应该有信心,熊市终会过去,牛市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