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2/9 14:56:11
《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行榜》第八期发布
由于整体内外市场环境未见明显改变,银行理财市场仍呈持续低迷状态。最新发布的《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行榜》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在2008年11月至12月间已降至年内最低点,产品创新也连续多月缺乏实质性推进基本陷入停滞,未来银行理财市场去向尚难把握。在这一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基本维持现状,市场表现平稳,亮点不多。
本期位于《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排行榜》前10位的银行分别为: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与上期相比,排名前4位的银行没有变化。其中,北京银行已经连续3期位居榜首,无论是在理财产品的收益实现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还是产品信息透明度等各方面均表现优秀,相比其他商业银行已经建立起了相当明显的优势。相对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各单项指标均较为优秀,只是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表现稍逊,屈居第2位;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仍然坚守第3位和第4位。中国银行之前已连续3期名列前10位之后,本期借助收益实现能力和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较好表现,排名上升了3位重回前10位,位列第9位;上海银行则下降3位,被挤出了前10位。
在前10位之外,综合理财能力排名上升较快的有广州市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柳州市商业银行;下降较大的有徽商银行、南京银行、荷兰银行,其中,徽商银行由于在多项指标上表现逊色,下降最为明显。
中信银行产品
发行相对强劲
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单项指标显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速度仍然延续了近几个月持续放缓的态势,特别是之前一些较为活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显著下降。以招商银行为例,尽管目前仍然位居发行能力的首位,但是在2008年11月至12月间理财产品发行数已经大幅下降,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中国建设银行在上述同一时间内仅发行了40款产品,与2008年1月至10月理财产品月均发行数相比,减幅在50%左右,明显下滑。
位居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前10的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与上期相比,在前10位中,中信银行近期继续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发行能力,表现相对亮眼;在前10位之外,柳州市商业银行在2008年11月至12月间发行了9款理财产品,在中小商业银行中表现突出,在发行能力单项排名中迅速上升了10位;下降最为明显的分别是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哈尔滨银行、汇丰银行,由于理财产品发行数减少或没有披露发行信息,导致排名大幅下降。
渣打银行重返
收益能力排名榜首
理财产品收益能力单项排名的前10家银行为:渣打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与上期相比,渣打银行凭借其在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方面一直保有的优势重返该项排名的榜首;上期榜首中国工商银行由于到期理财产品E/I值下限下降较为明显,下降至第二位,但其QDII理财产品和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在同业中表现仍然较佳。另外,兴业银行也因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表现较好,排名明显上升。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则由于本期E/I值下限有所下降,并且QDII理财产品的表现不甚理想排名下降。
在理财产品收益能力排名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广州市商业银行,排名上升了25位;深圳农村商业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重庆银行的排名也均因为其E/I值下限较上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明显提高;相反,由于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到期亏损幅度较大,徽商银行的排名自上期下降了18位后,本期继续大幅下降了11位;西安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也因2008年12月到期的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实际年收益率较低,致使排名出现较大的下降。
中国银行收益
实现能力首次进入前10位
在理财产品收益实现能力上,本期名次变化不大,除招商银行继续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外,上期位于第5位至9位的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渣打银行位次均没有发生变化;其次,中信银行由于其大量的信贷资产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基本实现预期收益,收益实现能力得到一定体现,前进了1位,位居第3位;中国建设银行由于近期到期理财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影响了其整体的收益实现能力,下降了2位,位居第4位。最大的变动是中国银行替代厦门国际银行位列第10位,这也是中国银行在该单项排名上首次进入前10位。位居该单项前10位的银行分别是:招商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在前10位之外,理财产品收益实现能力排名上升最为明显的是广州市商业银行,与上期排名相比上升了12位;其次是柳州市商业银行排名上升了11位;恒生银行排名上升了8位;排名下降明显的有渤海银行、荷兰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徽商银行,主要都是因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或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收益,并且离预期年收益率相差甚远,从而导致在排名中表现逊色。
北京银行连续5期
信息透明度独占鳌头
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东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10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更具透明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项信息披露都较为完善,北京银行已经连续5期在产品信息透明度单项排名上独占鳌头。
与上期相比,除北京银行外,招商银行在产品发行信息和到期信息以及运行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也相当不俗,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运行信息披露方面较上期均有明显进步。相比之下,东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产品发行信息和到期信息披露上则表现不如上期,排名分别下降了4位和2位。
总体看,信息透明度排名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广东发展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南京银行,其排名相比上期下降了25位;其次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下降了13位,杭州银行下降了1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