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父母无视关爱和教育不当等原因,引发宝贝的心理疾患不断增多。父母如果长期对宝贝熟视无睹,宝贝就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宝贝的喂养效果,健康水平大打折扣。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妈咪非常关注给宝贝吃什么牌子的奶粉、喝多少毫升奶、添加多少辅食等等,想方设法给宝贝提供各种营养品,而忽略了宝贝在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从而使宝贝形成了心理问题,影响了营养摄取。
因此,国际喂养专家目前普遍建议把宝贝的营养健康同恰当的心理培养结合起来,让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发挥作用。
怎样在照料中满足宝贝的心理需求?
新生宝贝的心理需求——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新生宝贝情绪比较简单,主要是痛苦、厌恶、微笑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妈咪应给予的关怀:
在这个时期,妈咪所要做的主要是提供婴儿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他的基本生理需要,也就是吃、喝、拉、撒、睡。
2-3个月宝贝的心理需求——渴求抚摩交流
2-3个月的宝贝情绪不再完全取决于生理的需要了,他开始有社会性的要求,比如需要爸爸和妈咪的抚摩,需要与人交流,而且也有了玩的要求。宝贝的情绪更丰富,当看到妈咪等熟悉的面孔,或者有人面对面地逗他时,会出现愉快的微笑。
妈咪应给予的关怀:
这个阶段,妈咪需要多与宝贝肌肤接触,和宝贝说说话,逗宝贝玩玩,满足宝贝在情感上的需要。宝贝在情绪满足的基础上,会逐渐形成初步的生理作息规律,比如有相对固定的入睡时间,醒来吃奶的时间,每次吃奶的量,排便的量等都会逐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