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元宵藏品受热捧
查看完整版本:元宵藏品受热捧
2009/2/7 17:28:59

  □胭脂紫地粉彩开光百子龙灯双戟耳瓶
  下周一将迎来元宵佳节。从这两年的拍卖市场看,与元宵节有关的藏品表现可谓牛气十足。元宵节又被称作"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在2008年12月的拍卖会上,有一件《上元灯彩图》,描绘了明代金陵秦淮一带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这幅画作没有作者款印,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鉴定后做题跋为"上元灯彩",此画故而被命名为《上元灯彩图》,最终以600万元成交。其中不仅可以看到元宵节期间种类丰富的秦淮花灯,更可以在画卷中心看到著名的鳌山巨型彩灯。
  元宵题材喜气浓
  说起元宵节,可以追溯至汉代。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这样一首诗:"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充分展现出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上一件成交价达到96.75万元碧玉闹元宵图插屏,只见两童子骑乘于大象之上,其一手擎插有牡丹的花瓶,寓意太平景象、富贵荣华,后随的童子神情各异,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闹元霄的繁荣景象。
  繁华灯景价不菲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为:"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在2007年北京保利的秋拍中,有一件象牙雕闹元宵插屏,大户人家亭台楼阁高筑,亭榭游廊环绕,众仆人挂灯结彩,三五相聚。中庭二人抬一巨大尊形花盆,内栽一株如意,正向内庭行走,突出元宵佳节一片繁忙庆祝的景致,成交价为89600元。
  自乾隆七年起,每年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九日,每晚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殿之处设烟火,皇太后和后妃在楼上观赏,皇帝率王公及外国使臣在楼前观阅。宫廷工匠在此场景的影响下,创造出了"百子闹龙灯"的纹饰,孩童如走马灯般展开一幅连环画卷:有舞龙、戏狮、弄象、击鼓、燃鞭、掌灯、持嘉禾、抱三戟等等千姿百态。在2007年中贸圣佳的秋拍上,一件胭脂紫地粉彩开光百子龙灯双戟耳瓶(如图),成交价达到了201.6万元。
  藏福增寿追万金
  在古代,每家每户在除夕挂出"福"字之后,至正月十五必须收起深藏,此谓"摸年福增年寿"。张大千在1981年书写的《福》字镜心,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成交价为10.09万元人民币,上面特别书写了是在"上元"时书写的,时年张大千83岁。而另外一张张大千在1982年书写的"福"字,由于上面书写是"元旦"书写的,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40.8万港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与张大千书写的时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