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年股市开门红,让很多投资者对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充满憧憬:会不会牛气冲天?但来自不少研究机构的信息却显示: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还是稳字当头。
专家认为,今年银行理财要放低预期,平稳心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罗志华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明显萎缩,收益也迅速降低。这一现象在新发产品的预期收益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以2008年12月份数据为例,当月发行债券和货币理财产品1月期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92%,低于上月的2.75%;3月期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32%,低于上月的3.43%;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下降明显,只有2.56%。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进一步下滑。
因此,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总基调是:外币理财产品的比重进一步降低;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依然是热点;短期理财产品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在2008年,QDII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市场上的首要"受害者"。到2008年底,这三类理财产品在各家银行新推的理财产品已难觅踪影。从近期发行的两款理财产品可见,商业银行在发行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时,都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结构性理财产品更多的是以保本为主。为此普益财富研究员提醒投资者,2009年选择理财产品时,保本成为投资者的首要目标。
部分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中,纷纷采取了CPPI技术保本策略。专家认为,采用优化的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的产品,在市场情形不好的时期,能够降低本金风险;在市场情形好的时期,可以分享市场的机会,获取理想的收益。如交行日前发行的此类产品,在产品投资过程中,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的潜在收益与前期已实现的收益作为后期投资的风险损失限额。
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也许会热点不再。由于银行信贷规模放开,今年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将越来越少,除非银行为了吸引或留住客户资金,能推出一些收益较高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否则银行几乎没有再推信贷类产品的动力了。
而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长期在低位徘徊,如果资本市场活跃,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将很难再有吸引力。2009年的债券市场在经济下行调整、通缩逐渐逼近、货币政策适度放松等因素的支撑下,继续向上的空间仍然值得期待。但2009年债券市场上行的空间较之2008年预计将明显收窄,波动幅度将明显增大。尤其是进入下半年,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增大,市场风险将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