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179085343
2009/2/7 10:12:16
业内将2009年理解为"危"与"机"并存的一年。而久被遗忘的B股市场可能是2009年的一个机会。因为B股市场的个股目前普遍以低于相应A股50%~70%的价格在交易。此外随着本币升值预期的减弱,投资人愿意持有更多的外币资产,而B股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受访人
老股精老张
B股龄: 15年 感悟:要学会在刺激和煎熬中慢慢等待。
但凡工作时间长一点的海通证券营业部客户经理都认识一个叫老张的人,他50多岁,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斯文的印象。让这些客户经理交口称赞的是老张对B股的那份执著和认真。"炒股要炒成老张那样,你何愁不赚钱呢?"客户经理总是用老张炒B股的经历教育那些抱怨总是亏钱的客户。
"你要学会在刺激和煎熬中慢慢等待,再加上一份坚定的信心和成熟的心理。"老张这样概括自己的炒股心得。就目前情况,老张说"我们老百姓无法预料管理层何时对B股进行改革,而且现在炒B股需要承担机会成本以外的外汇汇兑损益。但综合风险和收益后,我觉得B股还是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我打算以定存三年的心态来压注B股,也许B股的未来就如同当年的转配股!"
"我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推荐B股,因为B股行情比起A股实在太平静了。有些投资者是忍耐不了这份寂寞的。"
"八年抗战"
交谈中老张总是自侃自己以前是"地下党"。老张进入B股市场是在1993年,当时有一种冲动让他觉得B股是座待挖的金矿。不过那时政策规定,B股的买卖对象只针对境外人士。怎么办?老张钻了个空子,他找了个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境外人士作"替身",用别人的名字操作起了自己的B股。一直用别人的账号炒股终究有些忐忑不安,万一发生了什么变故不就麻烦了?再加上当时买入的股票也套住了。
回忆起10多年前的往事,老张似乎显得有些疲惫和无奈。"大概是像我这样的人太多了,终于有一天,证券公司突然说用自己的身份证也能开户了,我也终于有了一个C开头的账号,将所有的股票划到了自己的名下。但好景不长,具体什么时间记不清了,好像是在1997年过后那段时间,证券公司贴出了一则公告,称接到通知要对B股账户进行清理,用身份证开户的账户将来只能卖出不能买入,这可着实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任何事情总有可变通的地方,其中有一条规定是如果投资者持有护照就可不受此限制,巧的是老张刚好办了一本护照,勉强过关。
让老张不安的除了自己的"身份"之外,还有就是他经常要与"黄牛"打交道。一直以来,上海炒B股的资金规定必须是美元现汇,于是在现钞和现汇之间就出现了黑市交易,一些"黄牛"就游走在投资者之间进行着资金的划转。老张有些无奈,但又不得不依靠他们。
真正的曙光出现在2001年2月19日,那一天国家宣布了对境内居民开放B股市场,而老张也终于从"地下"走到了"地上",但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已经走过了"八年抗战"的历程。
幸福的背后是深渊
深渊的背后是甜蜜
"刚入市我也是听消息,看别人买什么我就买什么。"老张最初的投入是10000美元,这还是高价从"黄牛"手里换来的。但老张的投资等来的却是漫长的等待,B股从1993年开始就不断下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外币资产不断缩水。终于在1994年他迎来了自己B股投资生涯的首次胜利,那时他把手中股票都换成了新锦江B股。后来这个股票出现了一波行情,随着B股指数冲过100点,他也一举扭亏为盈。
但B股的行情是短暂的,过后不久市场又陷入了平静,B股指数也长期在50点左右徘徊。第二个高点出现在1997年,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上扬,B股指数也再次上涨到了99点。那一段时间老张的运气不错,股票市值也超过了25000美元。但令老张没有想到的是,幸福的背后却是无尽的深渊。他没有收手,用全部资金买入了二纺机B股,每股0.20美元,别人说这是低价股,还有很大潜力。但是1997年之后,B股踏上了漫漫的熊途,二纺机B股更是一路下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心理关口。老张那时候每星期去一次证券公司,当他看到二纺机B股突破0.10美元时,他的心被重重地击了一下,没过不多久,这个股票居然跌破了0.05美元。"任何人在那时候都会感到胸闷。"老张说。终于在1999年3月,B股迎来了发展历史中最惨烈的日子,指数跌至了21点,而二纺机也跌到了0.038美元,老张这时候的股票就只值几千美元了。但老张却按兵不动,虽然是在煎熬,但他觉得B股还是有希望的。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B股市场又慢慢上涨,而老张这时候则开始更多地研究B股个股的基本面。这么多年B股市场的经历给了老张这样一个领悟,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又在疯狂中结束,就像那二纺机B股,最低在1999年跌到了0.038美元,但在2001年你猜它涨到多少?1.06美元!"坚持就是胜利!"老张这样总结。
"我等三年"
B股虽然是以美元或者港元作价交易,但它和同名A股是同一家公司,它代表的公司资产、收入、利润都是以人民币计价的。B股除了少量一些外国长线投资者外,基本已成了散户市场,每天不温不火,平平静静缩于一隅,度着她的凄凉小日子。A股大涨它小涨,A股大跌它小跌,像是个拖着鼻涕的跟屁虫小妹。
"最近B股的这波行情或多或少有些投机的性质。不就是最近人民币汇率变动吗。"一银行分析师认为B股近期走强是因为A股跌得太多。不过老张认为,在整体高估的中国证券市场中,依然有其自身的投资价值。未来B股的投资价值更多地产生于制度性变革。把握这个制度性变革的时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无法预料管理层何时对B股进行变革。投资B股需要承担机会成本以及外汇汇兑损益,不过我们相信,未来的变革将弥补投资者所承担的这些成本。与股价高企的A股市场相比,B股投资者承担的因股价下跌而产生的风险相对较小。综合风险与收益,老张始终认为B股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他决定以定存三年的心态来压注B股,也许B股的未来就如同当年的转配股一样呢。
"等三年吧,如果等到了,那就不是赚一点两点了。"老张这样说服记者。
故事2
14次"收藏"张裕B
讲述者
B股小散斌(化名)
B股龄: 3年 感悟:应该在低估值的大环境中等待更低的价格。
最早了解B股约是在2000年,当年国家放开国内投资者投资B股的限制,引发B股市场井喷式暴涨,但当时没有外汇,只能望市兴叹。
错过了2006年一波B股行情的我,一直留心着B股走向。2007年春,我发现上海B股市场市盈率普遍高于我的年龄,而深圳B股市场的不少股票市盈率甚至低于我一些同学孩子的年龄,于是当机立断开了深圳B股账户。之所以选择B股,除了市盈率外,B股市场因为停止发行新股,禁止投资基金等国内机构投资,普通投资者对该市场比较陌生,因此相对于A股市场成交极不活跃,同时估值明显低于A股,也是一个原因。
六折的张裕
当时我在我的一个分析师同行的博客上读到,法国有一种名酒,几十年来价格不断上涨,但经过对比发现,它的价格始终相当于普通法国人一个月的月薪。高档名酒可以通过不断的提价提升收益水平。这个现象促使我决定买进并长期持有我心仪的股票--张裕B。
张裕B当时的公开资料显示:市场占有量约17%,利润却占到全行业的40%以上,毛利率在70%左右,最贵的张裕葡萄酒售价在1000元每瓶以上。公司努力打造的营销体系有优势,公司高管及员工的持股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并且最近几年公司的现金分红率在90%左右。
拿张裕来说,B股的价格一般仅相当于A股的六成。虽然张裕B股要用港元购买,港元当时对人民币持续贬值,但张裕的资产和收益均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而且B股的股息是免税的,A股要征收10%的所得税。这么算下来,张裕B的投资价值还是不错的。
1年14次陆续建仓
在操作上,由于自己有多年买卖A股的经验,并没有一次性买进,而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分14次陆续建仓,有一次是在跌停板上买进,并做过一次短差,相对降低了持股成本。但随着熊市来临,虽然该股跌幅明显小于A股或深圳B股指数,但仍出现了三分之一的浮亏。我感觉这里要反思,就是虽然B股更有投资价值,但B股在中长期内将一直是低估值,应该在低估值的大环境中等待更低的价格。
在此期间还买进过深赤湾B,因为它每年都有大比例分红,当时价格计算的股息率近6%。后因该公司的港口吐吞能力已近饱和,发展空间非常小,亏损约10%后抛出,换成张裕B股。
我感觉B股市场和当年的转配股、非流通股一样,问题早晚会被解决。要么重发B股新股,要么以某种方式B转A股。B股的价值将得到体现。
B股短期暴利难寻
总体上讲,B股有更大的投资价值,但短期内暴利是不大可能的,需要漫长的等待才能实现较好的投资收益,但股市里的金子早晚会发光的。目前经过持续的下跌,不少B股的市净率只有0.5左右,不少深圳B股市盈率不到10倍。如经过分析发现好的上市公司,还准备选择买进。(作者B股小散斌是某金融机构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