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型人格?这个说法妈咪听了一定感到挺新鲜。九型人格是国外心理学一个界定人格特质的心理学说,它的起源很早,来源于9世纪的苏菲教,经现代心理学家发扬光大,形成系统的九型人格理论。它的图释是一个九角星,九种人格分别是九个尖角,代表人的内心九种性格倾向。
心理专家们认为,九型人格分别对应人的9种****:
1.愤怒
2.骄傲
3.欺骗
4.嫉妒
5.贪婪
6.害怕
7.贪食
8.欲望
9.怠惰
九型人格可以看作是宝贝的早期家庭生活,给他们的情感世界留下的阴影
如果宝贝的成长过程良好,他们心中这种情感的阴影就会被慢慢磨损,仅仅只是作为一种倾向存在。但是如果心理问题严重,某一种阴影就会像火种一样被点燃,成为性格的主导力量。这时,自我观察的能力被削弱,他会被这种情感操控,受到痛苦的折磨,而无法专注于别的事情。
1号性格:完美主义者
生活人物素描:
成萱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好学生,在她的成长历程中,最恐怖的梦境在于遭到批评。为了得到最好的评价,她总是自觉地做好每一件事,在工作单位,成萱的工作成绩是无可挑剔的,尽管为了维持业绩,她要付出巨大的压力和努力。如今,成萱当了妈咪,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成萱不希望女儿像她一样背负完美主义的重担,那么,她需要注意什么呢?
完美主义者的童年:
很多完美主义者说,他们在小时候曾经遭受严厉的斥责或惩罚,于是为了避免麻烦,他们开始强迫自己往好的方向努力。这样的家庭背景培养了听话的宝贝,但是也让宝贝把父母的批评声转移到了内心,通过内心的批判家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多完美主义者很早熟,他们希望变得像父母一样,担负成人的责任,以巩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完美主义者的思维特点:
* 内心的正确标准变成严格的自我要求,不断产生自责的想法。
* 有一种强迫性的需要,只接受正确的事情。
* 经常和他人比较:“我比他们强还是差?”在意他人的批评:“他们在批评我吗?”
* 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害怕作出错误的决定。
* 发展出两个自己:一个事事操心的自己,住在家里;一个尽情玩乐的自己,住在遥远的地方。
* 总是对现有的成绩不满:“如果我当时不这么做,该有多好”。
你想让宝贝和你一样吗?
——对完美主义者养育宝贝的建议
很多完美主义者饱尝自我批评的痛苦,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能活得轻松一点儿,但是又往往因为多年的思维习惯,无形中又在将宝贝塑造得跟自己一样,以下建议对完美主义者或许会有帮助:
1.让宝贝了解到任何情况都不会只有一种正确的处理方法。
2.不要动不动用严厉的语言批评宝贝,即使需要批评也尽量就事论事,不要发挥到“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或“你真是个坏孩子”之类上纲上线的批评。
3.多鼓励宝贝,不要老拿宝贝和别的宝贝比较。
4.让宝贝试着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5.培养宝贝理解别人的习惯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