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9/2/4 0:49:20
我这人天生就是个马大哈,做起事来丢三落四,用起钱来大手大脚,所以还在做快乐单身汉时,虽然公司效益不错,但我基本上是"月光一族",有多少用多少。那时候,母亲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点给我找个"管家婆"回来。
28岁那年,我终于把"管家婆"娶回家。因为双方老人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所以结婚时,我们不忍心向家里伸手要一分钱,而是向同事借了2万元钱。
有了债就有了压力。"管家婆"很快抛出一套开源节流理论,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业余时间为设计院搞辅助设计,多捞外快;她则精心编制家庭财政计划,严格控制家庭财产开支。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还清了外债。在随后的日子里,"管家婆"充分显示了她的理财天分:家庭短期必需开支、孩子教育基金储备、保险投资、债券投资……分门别类,有条不紊,日子过得从从容容。不用操心家里的琐事,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收入连年翻番。
家有"管家婆",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