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姓的理财方式日趋多样,除了传统储蓄,股票、基金、外汇、保险、信托、黄金……都成为"经常项目"。不过,每个人、每个家庭情况各异,理财方式自然不一。就此,记者在朋友间做了个小调查,且看他们新年如何理财。
张小姐(仍以储蓄为主):"我和先生对股票、基金都不在行,加上近两年证券市场行情欠佳,更不敢'碰"。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今年仍以储蓄为主,此外买些国债。"
点评:时下理财渠道虽众多,但储蓄仍是不少有固定收入居民的首选,毕竟不断增加的存款代表安全与稳定,不失为最安全且简单的理财方法。但需注意,一般经济升温时各种商品价格会有不同程度上扬,银行存款利率也会上浮,此时储蓄较优;而当前国内经济低迷,正处于降息通道,若想单靠存款实现资产增值未免欠妥,恐怕无形中还会缩水。
贺先生(仍看好股市):"我赞同储蓄比较安全,但我对证券更有兴趣,平时收入除了少量储蓄,主要还是投资股票、基金。尽管当前市场走势不佳,但我认为关键要看如何操作,以及投资心态如何。"
点评: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倾向股票、基金等需一定精力与头脑的理财方式,普遍认为投资市场充满机会。股市多年下挫,如今未尝不是"抄底"之际。而基金作为中长期投资,也是理财优选。但须注意,此类投资要善于扬长避短,切忌跟风。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才能有所回报。
钟先生(多元化尝试):"我和妻子都在银行工作。除了储蓄、炒股,我们还投资外汇和纸黄金,几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外,我们买了几份投资类保险,也算兼具收益与保障的理财方法。"
点评:虽然多数市民理财持谨慎态度,但其中不乏多元化尝试者。像钟先生这样根据自身实力作出理财选择,确能为生活增添保障。但每个家庭情况各异,面面俱到的理财方法虽有助分散风险,但对闲散资金不多或对投保、炒汇不在行的人来说,还是宜从实际出发,对理财品种进行适当选择。所谓"风险越大获利越多",有时也是美丽的谎言。毕竟通过理财拥有财富者,靠得不是冒险与跟风,而是理性分析,看准市场后走向理性的行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