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ennong
2009/1/17 14:27:23
惨淡的2008年过去后,2009年的前两个交易周似乎令人眼前一亮。但是中国传统牛年还未开始,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仍未消除。在并不乐观且有较大分歧的后市预估中,如何确立股市和债市的理财之道,是摆在每个投资者眼前的现实问题。本报日前特邀请了华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志光博士、华商基金市场开发部总经理刘德雷先生和华商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毛水荣先生做客《财经对话》栏目,为投资人描绘牛年股市和债市的理财之道。
环境向好但仍需量力
主持人: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今年上半年将沿袭去年颓势,也许会见到底部,下半年随着全局的复苏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演进,将会走出U型底。但同时我们又听到另一种说法,即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会使上半年形势稍微乐观一些,但是长期来看,受基本面制约,消极局面仍将持续。能不能请几位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谈谈看法?
胡志光:回首去年,四个季度GDP增速逐季回落,整个经济的下滑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而2007年底国家还在强调通胀风险,实施紧缩,短短一年间变化巨大。主要因素是内外两方面,即次贷引起的我国制造业出口下降以及房价的下跌。而这两方面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对此,政府采取了行动。除不断降息外,去年底提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十条政策及相应的4万亿投资计划,我认为春节以后会陆续展开。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表明贷款增速非常明显,一些制造业指标也表明经济降速在减缓。如果资金能够到位,对经济的转变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如果存货调整能够在一季度或者二季度结束,那就会有更有力的促进。
刘德雷:要先知先觉地预测市场是很困难的,历史证明,从2006年底预测2007年市场走势,或从2007年底预测2008年走势,多数预测都不正确。从理财的角度,从我和众多投资者的沟通来看,有一点不应该变化,那就是长期配置资产的投资策略。今年理财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战胜通货膨胀,但是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包括银行存款,包括债券,包括股票,我们也都可以做一些配置。今年市场将呈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而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多种资产组合的比例。
毛水荣:去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差异很大,一涨一跌。债券市场走牛是因为国内债市资金充裕,并享受低利率环境,特别是央行下半年一直在降息。今年,宽松的货币环境我认为仍然存在。准备金率和利率仍有下调空间,资金仍会有序流出,未来的流动性会非常宽松。一方面,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央行年初定调,要执行宽松的环境政策。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央行会把这个政策执行到底。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很管用的。我估计可能在下半年或者再往后一点,企业运营状况好转的效果会慢慢体现出来,因而推动整体经济指标。总之,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同时有利于今年的股市和债市。
股市打短但基金看长
主持人:年初两周的市场走势,算是给了即将来临的牛年一点面子,最好的基金收益率已经超过10%,市场板块也是热点频繁。但有人觉得这属于题材股的短期活跃,有人却认为正在酝酿较大规模的反弹,并正在形成贯穿全年的几大投资主题,到底该如何看?
胡志光:我想今年在整个宏观经济特别确定地走好之前,更多的投资机会也许产生于市场对阶段性政策的追随。并且,这种追随在去年下半年呈现整体性,比如国务院十条,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等,而今年将呈现更多的细化,比如近期的关于汽车和钢铁的政策,前期的关于航空和农业的政策等等。发改委还将陆续公布其他细化的产业政策,这会不断产生市场热点的轮换。但如果宏观经济能有明确的见底反弹迹象,周期性的股票可能会有机会。所以今年的行情,可能更多的是以短线为主,毕竟整个经济的不确定性还是非常大。但我们同时要密切追踪国内外长期经济趋势,捕捉重要的转折信息。这对我们调整操作策略很有意义。
主持人:有一些基金持有人表示,如果今年的行情是以短线为主,他们想通过获取绝对回报的形式来操作基金,比如每赚5%或8%或百分之十就赎回,然后等待回调到相对底部再买入。这种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刘德雷:这样的思路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把握基金波段操作,对普通投资者来讲非常困难。一是在波动区间中择时,本身就是难度很大的操作。二是从成本角度讲,基金每次申购赎回都有一定的费率,加起来大概2%,如果每收益5%就操作一次,费率占收益的水平就占40%,这种操作的成功把握有多大值得怀疑。我认为相比之下,分散投资和定期定投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一些机构,的确是在市场跌到一定程度下,机构往往会通过基金来分享市场的反弹,基本上是以投资指数型基金居多,一是指数基金的投资标的是代表整体市场的指数波动,二是指数基金的流动性更加活跃。
主持人:去年股市萎靡可债券却是牛市,今年随着市场政策的变化,股市、债市似乎有了新的变化,投资人该如何对股票和债券进行科学组合?
毛水荣:我觉得今年债市还是比较乐观,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国内公司债和企业债相比国外,规模仍然很小,存在结构性机会。同时,国内公司发债与国外不同,需要通过人民银行、证监会或者发改委审批,风险已经卡了一道关。而且,发行主体多为央企和地方国企,整体信用有保障。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有的是5%或6%左右,值得长期持有。
至于债券基金,也会通过投资结构变化控制风险。比如我们正在发行的增强收益债券型基金的配置不低于80%就行,其余20%可以参与股票一级市场,也可以参与增发和可转债转股。当然,最终各人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考虑。倾向激进者可以高配股票型基金,倾向稳健者可多配债券型基金。
投资理财还要看"真金"
主持人:牛熊市更替过程中,股市的估值之争会伴随始终。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估值之争都不绝于耳。那么,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中国经济相对高增长的背景下,该如何看待目前的估值?
胡志光:两年前的牛市中,国内股市市盈率大大高于国际,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速。而随着这个高增速预期的不断下调,估值自然不断降低。但尽管如此,中国如果保持8%左右的增速,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增速,所对应的国内优秀企业,享受一定的溢价是完全合理的。当然这里指的是长期趋势。如果我们利用市场下跌的机会买入未来能享受溢价的高增长公司,三五年的投资回报应当令人满意。事实上,中国正在向市场化深度迈进,那些在不利的整体环境下,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一定能保持长远的高增长趋势。这些企业应该给予溢价。
主持人:近日的全国证券监管工作会议上,监管部门表示,要通过完善分红和大股东回购等等措施,来提升上市公司内在的投资价值,还要推动购并重组,促进产业所在的上市公司产业升级。并且要建立一个合格投资者的制度,也就是说,让各个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知道自己的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产品。市场究竟值不值得投资,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内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这才是牛年的理财之道。
嘉宾:华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志光
华商基金市场开发部总经理
刘德雷
华商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拟任基金
经理毛水荣
主持人: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