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紧起手来过日子"和"现金为王"是很多百姓坚信的理念。但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多数人还是选择开展理财消费等活动,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也选择在此时出动,瞄准百姓在理财消费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时不时地制造一些和钱有关的"恶作剧"。本刊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理财消费骗局,特别制作了本期"防骗锦囊",希望投资者能够从中得到警示,握紧钱包、擦亮眼睛、平平安安过大年……
网购付款警惕山寨版银行网站
刚刚在某电子商务网站上以2000元的价格"买"到一条标价只有200元围巾的李小姐,实在想不出自己鼠标轻轻一点,怎么连钱带东西就都不见了。"我淘宝接近3年时间,每次都是用工商银行卡进行网银支付。一直觉得网购最该担心的是产品的质量,这是第一次发现网上银行也有山寨版。"李小姐这样表示。
不过,和很多受过山寨版银行网站蒙骗的人们相比,李小姐的经历具有偶然性:先是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闲逛",收到所谓的产品广告,认为性价比很高就主动和卖家对话,就在价格谈妥后,李小姐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贪图方便,使用卖家给予的工行网上银行网址链接,进入工行网银,多次输入卡号和支付密码都显示输入超时,最后放弃交易。而第二天,李小姐在查询卡内余额时,发现账户中已经少了2000元,她再去联系那个卖家,卖家网店已经注销。而那个她登录了好几遍的"工行网银",也始终无法打开。
"问题出在网银链接上。"李小姐事后发现,她当天点击进入的网址为http://srreiyd.371hz.cn/ICBC/xiao_files,而工商银行的真正网址为http://www.icbc.com.cn/icbc/。"其实差别很大,只是当时觉得要买的东西很划算,注意力就没在链接上。"李小姐这样表示。
商报支招
春节前两周向来是网上购物量最大的时间段,网上支付系统的安全性也就在此时备受关注。此前,很多银行为客户提供了账户防盗的各种电子工具,但仍有人上当受骗。其实,确保网购交易安全步骤很简单。
●第一招:无论买家卖家,在处理主动发出的站内信时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点开链接。
●第二招:不要对所谓"物美价廉"的商品抱有过多幻想,从而降低了防范意识。
●第三招:在任何平台下,要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前,都要谨慎,最好是点击一个空白网页,并按照银行卡下端银行网址亲自输入。
●第四招:绑定银行交易提示短信服务,如果有人冒刷,至少卡主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并应及时报案。
催款短信收到后先问"有这回事吗?"
"截至某某日,您应缴纳的通讯费为3400元,实际缴纳2600元,请于某某日前将余下金额汇入某某银行账户,账户号为******";"刚才手机没电了,现在重发一遍,你将钱打到建行****账户就好了";"香港某某公司成立10周年,您已被抽中,将获得现金10万元,请于某某日前将个人所得税***元存入某某银行"……
上述短信想必很多人都收到过,而且不止一次。时至春节,正当人们对旧的一年进行盘点,对新年进行展望之际,类似短信再度进入密集发布期。
不要小看这些看上去没头没尾的话,很多人在第一次收到它们时都着实惊慌了一阵子,如果不是听说身边人也收到了,肯定认为确有此事,说不定就会按照短信上说的那样去做。而在短信那头,没准正有一群人利用简单的****,给无数个手机号发布着同样的内容。
商报支招
冲动和恐惧都是魔鬼。记住下面两招,再看到催款短信时你可能会从容些。
●第一招:时刻明晰自己及所在家庭的日常开销情况,包括煤水电气这些琐碎费用的支出。
●第二招:天上只会掉陷阱,不会掉馅饼,在不给别人汇款的同时,也不要在没有拿到一大笔钱的时候,先把"个人所得税"缴了。
收取纸币眼看手摸就能辨真伪
一到年底,人民币流通过程中就难免夹杂着些冒牌货。据了解,目前除了HD90编号的假币以外,又出现了HB和HA等编号的假币,且范围也由最初的南方部分省市,逐渐蔓延到北方地区。
根据现行的《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对于民众上交的假币实行无偿没收,不慎收到假币的民众,如果选择上交则血本无归,如果选择再找下一个"接盘者",则尚能保本,更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种机制,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假币在民间继续隐秘流通。因此,作为普通消费者,大家在交易过程中要尤其留心,但也没有必要诚惶诚恐。
商报支招
人民币是境内流通的权威纸币。即便不是过春节,大家也有必要熟悉这套纸币,除了防止收到假币外,也要感受一下设计者的用心良苦。所谓"高仿"假币,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造势而已。
●第一招:将100元人民币对着光源处来观察,"壹佰圆" 字体左上方的铜钱方孔图案,正反两面的图形必定能完全接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中国古钱币(外圆内方)的形状,这一点假币很难做到。
●第二招:纸币编码下方有一隐形的"100"字样,需要把票面放得和眼睛接近平行,对着光源才能看到。假币由于是直接印上去的,因此任何角度都能看到这个隐身"100"字样。
●第三招:纸币编码下方呈荧光绿的"100"字样,在适度倾斜后会变色,一会蓝一会绿,而假币则完全不会变化。
●第四招:真币中间的那条金属线是完整的一条,而假币一般都有明显的断续。
●第五招:手持钞票用力抖动、手指轻弹或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假币则明显不如。
●第六招:用手指触摸正面人物头发和衣领,大阿拉伯数字"100"字样和"壹佰圆"字样均有凹凸感,则是真币。
ATM机取现插卡前观察机器是否正常
为方便起见,现在很多居民都选择到ATM机上存取现金。临近过年,大家需要的资金量大,取现次数更加频繁,但千万别掉以轻心,谨防不慎泄露银行卡信息。其中最应防范的,就是目前看来是高科技,其实原理非常简单的银行卡复制器。
上周末,市民张先生在农行某ATM机取款时,前面刚好有两名男子刚刚操作完。据张先生回忆,当时其中一个男的手里捏了一大笔钱,还特地在张先生面前晃了晃,好像是说这机子没问题,钱就是刚从里面取出来的。
随后张先生开始取款,却感觉这台ATM机不太对劲,插卡口好像多了一个卡槽,上面还有胶水风干的痕迹。在卡槽顶端上面还有一块小木板,写着"中国农业银行"的字样,好像也是刚刚粘上去的。张先生顿觉事情不对劲,停止操作并拨打110报警。
随即赶到现场的派出所民警发现,这两样东西都是盗刷银行卡的工具。卡槽内嵌入了一套复制银行卡信息的工具,上面的小木板里面藏着一个摄像头。只要储户一操作,不法分子凭这两样东西,就可以轻松复制出一张信用卡,或者直接在网上把钱转走。
"制作卡的方法很简单,在银行的取款机门禁刷卡器上装一个读卡器,在取款机上装一个有摄像头的MP4,这样就可以弄到卡号和密码,然后再通过银行卡复制器复制出银行卡。"此前,曾经有一名嫌疑人这样描述了他们的犯罪经过。
商报支招
又是读卡器,又是摄像头,似乎只要我们一出手,银行卡就归了别人了。但转念一想,我们不能让不法之徒轻易得手。
●第一招:留一张空卡,哪怕是已经注销了的,用来刷开自助银行的门。这样即使那门上有读卡器,读到的也是无效信息。
●第二招:插卡前观察机器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ATM机和自助终端机都只有一个插卡口。
●第三招:尽量不要选择深夜取款,尽量不要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取款,这样的提示,是对你和你的卡同时负责任。
信用卡消费签单前核对消费金额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注意。"前两天,记者收到外企公司朋友王先生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向记者讲述了一次用信用卡支付餐费的经历。
"元旦后我们几个朋友聚会,买单时我把信用卡交给了服务员,等他回来时拿了厚厚一沓确认付款的单子让我签,签单时我就觉得这个单子比以往的都厚,所以签完后就顺手往后翻了翻,结果发现在我消费的单子下面,还有两份不知道是谁消费的单子,中间还有类似复写纸的东西,我的名字同时显示在3份单子上,金额加起来有1000多元,而我们自己吃的那顿才200多元。"
问题出在餐厅款台。被王先生发现后,餐厅款台赶紧过来道歉,并称这是工作失误,不慎将3张单子订在了一起。而王先生马上给银行信用卡中心致电,结果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刚刚透支了1000余元。看来这并不是一次工作失误,而是餐厅利用客户节前消费麻痹大意的特点,设下的支付圈套。
商报支招
潇洒挥动手里的笔,用信用卡买一顿饭的单,这感觉向来很好。但是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不该你付的真金白银就可能要从你的笔下溜走。为此,你要特别记住以下两招。
●第一招:养成好习惯,在任何需要支付的环境下都不要人卡分离。
●第二招:仔细核对消费金额,尤其是在自己认为支付情形与以往不同时。一般情况下,一笔刷卡消费,支付凭据仅有两张纸,你只需签一次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