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一对“80后”的年轻小夫妻炒股投基两不误,“还贷不误理财,现在打理将来”。供房族江晴和汪月峥满怀希望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江晴和汪月峥都在科技公司工作,现在每个月工资加在一起有9000多元。回首3年前刚开始工作时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的艰苦时光,他们那时的理财基本就是靠“攒”。
去年8月,他们攒足了7万元,加上双方父母各赞助3万元,两人又借了1.5万元,小两口以42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徐东路附近一套8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交完首付和各种税费,他们手里仅剩1万元,每月还得还银行2200元的贷款。
房子是二手的,刷刷墙漆漆家具就算是新家了。那段时光他们的理财还停留在“省”的阶段。江晴每个月都记账,日常生活开支需要2500元左右,算上一些人情费,最多3000元。汪月峥开始利用省下来的钱炒股。2007年大势还不错,他用1万元炒股赚了1.5万元,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但毕竟开始理财了。
汪月峥炒股不贪心,涨到自己的心理价位就卖掉,“谁也说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今年1月他又加仓6000元买了一只创投概念股,当时大盘已经处于大调整的边缘,刚投进去赚了1000元,后来大跌时被“套”。汪月峥表示,他打算逢反弹出局,先保留资金实力。
江晴今年1月受一位姐妹的启发,开始在工行做基金定投,每个月500元,准备投上个三五年或者更长时间。一方面强迫自己储蓄,一方面给未来的孩子攒点学费。
虽然要还房贷,但是两人的理念非常一致,“钱是挣出来的,理财不能靠‘干攒’”。
江晴买的基金目前虽然谈不上收益,不过她打算长期持有,“亏得不多,哪天稍微一涨我就赚了,持有5至10年,到那时房贷还完了还能从基金里取出一笔钱来。”
银行理财专家称,江晴和汪月峥这对小夫妻收入不低,理财心态也比较好。建议他们在基金定投的同时,再考虑各买一份商业保险,为未来增加更多保障。(本报记者文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