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融危机逐步蔓延至全球实体经济以及各级理财市场,2008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显得颇不平静,部分理财产品出现"腰斩"甚至负收益,保本型产品也并没有凸现安全配置的特性。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和实体经济下滑趋势的确定,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趋于保守型的可能性较大。
回顾2008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最让投资者感到切肤之痛的是外汇理财产品,外汇市场上的巨幅波动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如上半年澳元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9%,为各类产品收益之冠,但随着7月份后澳元兑美元一波接近40%的跌幅,银行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大幅走低,亏损额普遍在30%;美元理财产品的走势则是先抑后扬。进入8月份后,美元走势一路飙升,但与美国经济基本面背离较大,具有一定风险。
理财专家表示,随着银行外汇理财产品设计趋于复杂化,以及可以预见的外汇市场波动状况,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在2009年很难有良好表现。
同样表现令人失望的还有结构性理财与QDII产品,这两种产品的问题都在于风险控制措施的缺乏和过于单一的资产配置手段,导致结构性产品在分散风险上的优势无法体现,80%的产品不能实现预期收益。而QDII过于集中于股票和大宗商品,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很难在明年转亏为盈。
相反,稳健型的信托类产品在2008年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其中,在资本市场由牛转熊,货币政策尚未转向的前三季度,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满足银行、企业、投资者三方需求的信托类理财产品占据了银行理财市场的大半江山。由于银行通常选择高信用度的大型企业、投资项目多为国家支持的大型项目,发生企业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很小。但随着四季度央行频繁降息和信贷环境的逐渐放松,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显著下降,且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下,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价值,预计该品种2009年将归于平庸。
我国的降息周期,还深刻影响着债券类理财产品和票据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财政部发行的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不断下降,导致与国债挂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是很高。但理财专家依然看好2009年债券类理财产品的销售前景,一是随着央行降息预期的不断加大,债券市场行情将被进一步推高;再者,金融市场形势严峻,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渐趋狭窄,收益稳定且能够保证本金安全的债券类理财产品依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