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股市转熊,股民大面积亏损,逾八成投资者被套,超过50%的投资者亏损过半。上证综指年内最大跌幅近70%,沪深A股总市值蒸发超过10万亿元,平均每个账户亏损超过10万元。
2、基金专家理财遭遇信任危机。中国基金全年亏损过万亿,平均亏损幅度接近50%,基民财富一年内减少近一半。其中,债券型基金盈利抢眼,偏股型或混合型基金全军覆没,QDII基金损失惨重。
3、银行理财产品曝出"零收益门",中国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诸多国内银行以及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几乎无一幸免,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设计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和监管思考。
4、海康人寿部分银保投连险在销售时存在误导等违规行为,引发投保人集中投诉、退保等事件。投连险退保,万能险"无能",分红险无"红"可分,投资型保险再度迷茫。
5、金价跃过1000美元大关,国内炒金风生水起。持续7年的黄金牛市2008年3月14日创下1032美元的历史新高后一路下行,国际金价走势震荡加剧。杭州世纪黄金"国内地下炒金第一大案"与北京张卫星"高德黄金事件"并未阻止金民的步伐,居民炒金热情继续高涨。
6、利率政策催生债券牛市,债券市场成居民投资避风港。国债柜台一"债"难求,公司债发行火爆,发行量同比上年增长约1.5倍。但大量无担保债券上市交易带来暴跌隐忧,债市走向跌宕起伏。
7、上半年牛气冲天,下半年暴跌走熊,商品期货市场走出百年不遇的过山车行情。
8、古代书画屡创新高,当代艺术品一落千丈,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冰火两重天。
9、深圳房价赌局"炒"翻天,政府救市新政接二连三,房地产投资众说纷纭。
10、基金"老鼠仓"使唐建、王黎敏永不得入市,证监会对股评家汪建中开出1.25亿元最大个人罚单,投资者利益保护任重道远。
最沮丧理财产品:银行理财
把钱放到银行,向来被视为"保险"的代名词。但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部分人2008年却无比沮丧地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亏损,不少产品亏损过半。看来,把钱放到银行也不保险。
最伤心理财产品:股票
2008年最让投资人伤心的理财产品,非股票莫属。全国股民财富一年蒸发十几万亿,环顾四周皆是亏损,大批投资者都已不再看账户。让人嘀咕:金融危机好象不是发生在美国?
最惊心理财产品:期货
2008年让人惊心动魄的理财产品,非期货莫属。它先是走出一轮让人意外的大牛市,接着又完成了让人惊心动魄的大跳水。以原油为例,它从每桶92美元起步,最高涨至147美元,随后一路跌至30多美元。幅度之大,历史罕见。
最没准理财产品:艺术品
如果你前几年投资了当代艺术品,那就等着被套牢吧。受经济危机波及,加上投资人不断变得理性,前两年哄抬起来的当代艺术品泡沫正在破灭,下坠速度和幅度,令人咋舌。未来会怎样,还是没个准。投资艺术品,不能不考虑变现和估值这两个大难题。
最愤怒理财产品:保险
2008年账户损失惨重,买了投连险的投保人不愿意了:卖的时候为什么只说收益很高,却不提示风险,这不是坑人吗?如果不是愤怒到极点,他们不会宁愿承受损失,也要提前退掉保险。
最揪心理财产品:房地产
降?还是不降?这是个问题。2008年,房地产让所有人揪心。开发商揪心价格下跌房子不好卖;政府揪心房地产衰退影响经济;投资房产的人揪心贬值太多;想买房的人揪心价格为什么不多降点。
最失望理财产品:基金
本想着买基金比较稳妥,有专业的基金经理帮咱打理,不用太担心赔钱。谁知,2008年基金全年损失过万亿,基民的钱也赔了一半。原本对基金公司这个"理财专家"寄予厚望的基民,如今想不失望都难。
最踏实理财产品:黄金
金融风暴来了,黄金火了。2008年尽管各类理财产品亏损严重,黄金大幅波动之后,价格依然实现了持续七年的惯性,继续上涨。不少金民的购买心理很简单:黄金,拿着踏实。
最忽悠理财产品:QDII
打着"赚外国人钱"的旗号,QDII忽悠了不少投资者。"全球精选"、"国际配置"、"亚太优势"、"海外中国"……在这些美丽词汇的背后,QDII尽管名字很牛,但是投资结果却很"熊"。不管是银行系的QDII,还是基金系的QDII,都亏损惨重。
最开心理财产品:债券
与其它市场的惨淡相比,债券市场却在2008年迎来了"春天",买了债券或债券基金的人,无疑是这一年最开心的人。央行连续降息,债券价格2008年下半年的涨幅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收益率在一个交易日里甚至可以出现几十个基点的涨幅,开心啊。
最牛个股:ST盐湖
停牌半年的ST盐湖,虽在2008年12月26日复牌后即跌停,但前期巨大涨幅和躲过2008年下半年熊市的经历,让其以513.54%的区间涨幅荣登2008年最牛个股"宝座"。
最熊个股:宏达股份()
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看淡,导致基金在2008年第二季度选择了集体"叛逃","5.12"地震让宏达股份遭受了不小损失,多重利空因素,导致其区间跌幅高达93.29%。
最热个股:北京旅游()
作为奥运概念中的龙头股,北京旅游以2,483.15%的区间股票累计换手率,成为沪深两市2008年累计换手率最高的个股。
最冷个股: SST亚华()
SST亚华夺得2008年"最冷个股"称号的"功臣",是其重组事件。因重组导致其在2008年仅有5个交易日,区间内累计换手率0.02%,为沪沪深两市最低。
最妖个股:ST中福()
ST中福以998.53%的区间振幅,成为2008年振幅最大的个股。作为林业中的上市公司,它也因此成为2008年妖股之最。
最非议公司:中国平安()
先是年初的1600亿元再融资事件,后是马明哲6000万元"高薪门"事件,再次是平安投资富通损失百亿元,这些事件让其成为2008年非议最多的公司。
最忽悠公司:吉林制药()
吉林制药把投资者"忽悠"惨了,其精心打造的"钾肥神话"让很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但面对媒体的质疑,故事起起落落,难辨真假。
最山寨公司:ST张铜()
2008年2月28日,公司业绩快报显示,2007年度公司净利润为4420万元。然而,2007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07年巨亏1.79亿元。由此,公司董事高管被证监会给予公开谴责或通报批评的处分。
最雷人公司:紫金矿业()
2008年4月,其发行每股面值为人民币0.1元,开辟了A股市场的先河,让很多投资者记住了这家公司,而其上市首日"高台跳水"表演,更是让其赢得"08年最雷人个股"的称号。
最坎坷公司:万科A()
"5.12"地震后,王石"捐款以10元为限"的言论,让万科站到了风口浪尖,而后大幅度降价以及业主大规模退房,再后陷入"停工门"困扰,万科的2008年可谓坎坷不平。
最准确的预言家:龚方雄
2008年8月19日,摩根大通分析师龚方雄抛出一份国家"救市"报告,称国内有关部门正在考虑的激励计划规模至少达2000亿至4000亿元人民币。这份精准的预测出自一位外资投行的分析师之口,不管事件背后的真相如何,结果都令人深思。
最潇洒的大佬:赵丹阳
因为看不懂市场,所以有着"中国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就像当年的巴菲特一样,在市场最混乱的时刻选择了清盘离场。这位中国阳光私募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中国股市进入最坏的时刻,悠闲地花费211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具争议的炒股教授:任淮秀
就算是"纸上谈兵",也没人敢在2008年熊市中有如此大胆的想象。集中买入ST盐湖,让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大赚5000万元。加上身为原建设部副司长的夫人陈蓁蓁,任淮秀成为2008年最具争议的炒股教授。
最无畏的打假战士:夏草
这个号称"财务侦探"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普通讲师,在将近7年的"打假"生涯里,持续撰文揭露上百家上市公司财务黑幕,其中有9家公司已退市,另有30多家报出巨额亏损、被ST或被立案调查。
最悲情的人:魏东
因承受不了监管部门调查的压力,患有抑郁症的魏东选择自杀,一段资本江湖的传奇经历就此封印。在众人叹息的背后,是中国资本之路的诘问与自省。
最惹眼的上市公司老总:黄光裕
从家电业的霸主,到资本市场的新贵;从中国首富到经济犯罪嫌疑犯,黄光裕的每次"转身"都牵动目光无数。
最贵的股评人:汪建中
靠"名嘴"起家的汪建中,凭借向社会公众推荐股票之机,通过"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法,累计获利过1.25亿元,从而被证监会开出迄今为止个人最大单笔罚单1.25亿元,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成为最"贵"的股评人。
最神秘散户:刘芳
有人说其是投资机构的"化身",有人说其是一名普通司机,有人说其是某软件公司的老总,还有人说其是黄光裕……关于他(她)的想象实在太多,不知他(她)的神秘面纱何时才能真正揭开。
最赔钱的投资人:马明哲
32岁创业保险、52岁带领平安跻身全球500强企业,不断创造奇迹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却在"弱冠之年",在错误的时机错误地投资了富通集团,让中国平安损失超过200亿元。
最亲近的国际投资人:巴菲特
中国股市一年多的巨幅下跌,几乎可以排进世界之"最",但向来谨慎的巴菲特却公开表示长期看好中国市场,成为2008年度中国股市最亲近的国际投资人。由于巴菲特入股,比亚迪在3个交易日内,股价飙升89%。
最熊基金:国投瑞福进取
超过75%的跌幅,让国投瑞福进取成为2008年度最熊基金。收益的杠杆放大功能是罪魁祸首,2008年市场大跌,国投瑞福进取的亏损也被放大。
最牛基金:中信稳定双利债券
在基金普遍损失过半的情况下,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凭借不到13%的收益,成为2008年最赚钱的基金。该基金股票仓位在三季度降低到了0.52%,其债券的成功投资也使其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债券型基金。
最衰基金:中邮优选
相较于2007年基金收益位列亚军的好成绩,中邮优选2008年的表现让不少基民失望。由于错误判断行情,中邮优选长期保持90%以上的股票仓位,结果损失惨重,成为跌幅最大的开放式基金。
最雄基金:金鹰中小盘
尽管2007年还是表现最差的股票型基金,但在2008年,身为年度最大黑马的金鹰中小盘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成为表现最为惹眼的基金之一,其收益长期排在股票型基金前列。
最大基金:汇添富均衡
截至2008年12月26日,汇添富均衡以303.22亿份的份额规模、接近180亿元的资产规模成为时下最"庞大"基金。汇添富均衡原本的规模并不大,2007年下半年其大搞"二次营销",导致规模快速膨胀,但年亏损仍为45.86%。
最小基金:申万盛利配置
不足1亿元的资产规模,使申万盛利配置基金成为目前国内最袖珍的基金。它成立于2004年11月,小规模使其2008年的整体表现相对良好,亏损不到9%。
最红基金经理:王亚伟
牛市和熊市都牛,才是真正的牛!王亚伟就是这样一位"真牛"的基金经理。他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在2008年的熊市下依然表现出色,是跌幅最小的股票型基金之一。正因为如此,由王亚伟挂帅的华夏策略精选一天就完成募集,创下2008年的发行奇迹。
最雷基金公司:广发基金
广发基金在其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测,沪深300指数在2008年的运行上部区间为6500至7400点,成为对市场判断最走眼的基金公司。由于盲目乐观,旗下基金在市场大跌时普遍表现很差,广发聚丰、广发大盘、广发策略优选和广发小盘的亏损均超过50%。
最烂基金品种:QDII
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去赚外国人的钱,到头来却碰了一鼻子灰,2008年绝对是QDII基金最为郁闷的一年。一年前的QDII基金还风光无限,然而2008年发行的几只QDII普遍募集"歉收",刚出海便亏损过半,很难再赢得基民信任。
最水基金品种:保本基金
2008年的熊市行情让以往的冒进投资者谨慎起来,保本基金落入了这些人的视线,然而残酷的事实就是,保本基金不能保本!3只成立时间较长的保本基金在2008年的平均亏损接近10%,让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