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措施使得众多信托公司在寒冬岁末感受到些许暖意,而回顾一年来信托业的发展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概括:年初,一些信托公司和信托产品还有不错的表现,但随着基本面的扭转,从年中开始很多信托公司和产品逐渐走入市场寒冬。
业内人士表示,年末信托新政将对未来信托公司的业绩和盈利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信托公司将会集中力量于专业理财业务,进一步提升主业规模。
从"火爆"到"冷清"
"本来是看着打新股风险较小、收益稳定才选择了这款产品,但是谁想到今年市场这么差,眼看产品快到期了,也就是刚刚保本。"投资者王先生介绍,他去年购买的一款以打新股为主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今年的收益率还不如银行定期。但是,与那些负收益甚至市值被腰斩产品的投资者相比,王先生还是幸运得多。
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让证券投资类信托在08年遭受重创,发行速度和募集规模呈逐月下降趋势。与2007年月均发行37.5款新产品相比,该类产品的单月发行量近期已经萎缩至10款左右。不仅是证券投资类信托,包括贷款类、股权投资类、权益投资类信托产品也经历了由热而冷的过程。
翻开2007年初至今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曲线图,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字形走势,拐点恰好出现在今年1月份。"2006-2007年的牛市给证券投资类信托带来了爆发性的增长,但是随着牛市的退去和监管层的收紧,该类产品的风险在今年得到暴露,发行也遇到了困境。"某信托公司高管介绍,由于股市近14个月的持续调整,证券类信托的财富效应已不复存在,下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更是"谈股色变"。此类信托产品的发行状况也从1月份单月发行46款、发行规模38.9亿元,一路萎缩到10月份的15款、发行规模6.45亿元。
从信托资金的投向看,房地产信托、基建行业信托的发行也由于市场的低迷在谷底徘徊。用益信托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1月,房地产信托项目共发行124个,资金规模为261.4亿元,基建信托项目共发行78个,发行规模为108.01亿元,由于市场的持续调整,房地产信托项目下半年以来发行锐减,到11月份更是跌到了两位数以下。"随着熊市的确认,我们很担心一些信托产品将重返06年之前的状况,那时这类产品的单月发行量也就保持在个位数的水平,"前述信托高管如此表示。
今年1月份-11月份,信托产品整体的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平均信托期限、平均年预期收益率等指标都呈现出逐月下滑的态势。从发行数量看,从年初的将近70个/月降至11月的47个/月,从募集成立规模看,从1月的67.2亿元下降至11月的37.31亿元,而平均年预期收益率也从最高的10.09%降至11月的8.44%。
与此同时,信托公司的业绩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截至今年10月份,50余家信托公司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信托公司都出现了业绩亏损,不少信托公司的净资产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受制于整个市场的调整,我们也不能独善其身,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持续动荡,估计信托公司的整体业绩难以再度享受07年的黄金时期了",一位信托公司的人士表达对未来发展的悲观态度。
由"多条腿"到"一条腿"
"年初打新股的信托理财产品还有很多,但随后就如同蒸发了一样,现在市场上充斥最多的都是基建、物业等方面的,收益率也不可同日而语了",一直热衷于理财规划的王先生抱怨道,"现在信托产品的形式也越发显得单一了"。市场形势的逆转使信托公司的产品结构、发展策略以及风险防范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用益信托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从信托资金的投向看,20.46%的信托产品投向了房地产,13.66%的产品投向了基础设施,约有一半的产品与金融市场直接相关。金融产品的显著下降和基建产品的比例提升同去年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11月份公布的数据看,除了基建行业信托产品有一定的增长,与房地产、工矿企业、金融相关的信托产品都呈减少的态势。
中融信托人士介绍,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信托公司的产品结构也将面临着单一化的局面。股市、楼市的继续调整对明年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明年信托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将有大的调整,对资产市场的依赖度将大大降低。过快发展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稳定收益的专项理财,明年信托公司的发展将更为稳健。
针对信托业的风险防范,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柯卡生近日表示,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完善信托法规,健全相关规定,促进行业发展。就下一步的监管和业务创新,柯卡生还表示,将通过改革使信托公司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信托公司从货币市场、实业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全覆盖,并加快对13家历史遗留问题的信托公司的重组,在加强监管,促进互动的过程中使信托公司更好的发挥投资平台的作用。
银信合作发力专业理财
面对市场整体风险的加大,信托业应该怎样积极应对?这正是目前各家信托公司着力解决的问题。
为促进和规范信托业发展,监管部门近日连续出台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允许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集合资金信托账户、银信合作业务指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业内人士预计,明年初还将有一系列鼓励信托发展的措施出台,在政策层面,信托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利好政策的鼓舞下,中诚信托人士认为,信托公司将一改以往帮助某些机构解决资金问题的角色,而发力向专业综合的理财机构转型。他认为,信托公司开展专业理财有自身的优势,如除了投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还可涉猎实业,并获取稳定收益。用益信托研究员李旸认为,总体而言,今年银信合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半年贷款规模的收紧给银行信托合作创造了一定的空间,集合理财的发行数量和规模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半年银信合作模式的深化。这位人士认为,明年信托公司还将在基建项目、PE等业务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由于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托公司还可就大小非解禁开展一些创新产品和业务。
对于明年业务开展面临的机会,另外一家信托公司人士认为,信托公司更应抓住市场调整的机会,继续拓展比较成熟的集合理财产品,随着银信合作的持续推广,不断加强政信合作、企信合作,将为下一步信托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宽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