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连续降息之后,许多普通百姓都纷纷开始寻找新的稳健理财方向。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货币基金近期的表现异常抢眼,不少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出现了大幅飙升,有些甚至高达10%以上。根据申购和赎回惯例,在元旦之前,大多数的货币基金将暂停相关业务,因此要抓紧这两天,把握2008年最后的"赚钱"机会。
把握最后机会
根据证监会《关于2009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和休市安排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休市安排,2009年1月1日至1月4日将休市4天,1月5日起照常开市。根据以往的惯例,基金公司将在休市前暂停货币式基金的申购和基金转换的转入业务,有些货币基金甚至提前做出反应,在休市前两天或三天就暂停了申购和转入业务。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资金趁着节前将钱转移到货币基金套利,从而摊薄收益,危害老客户的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货币市场基金暂停申购的时间是12月30日,也就是说还有12月29日一天的时间。按照货币基金的收购规定,在周六和周日申购的,统一按照周一申购执行。如果是29日就暂停申购,那周六和周日申购也是无意义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申购之前,一定要登记相关基金公司的网站,或者拨打客服电话,
辩证看待"井喷"
货币基金在近期的收益绝对可以说是"井喷"了,究竟应该是如何看待呢?是昙花一现还是收益有方呢?有关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货币基金会比较集中地兑现浮盈,因此其收益率将阶段性走高,并随着兑现结束而回到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货币基金收益意外"崛起"的时候,另外一些基金的收益率已经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在12月1日的时候,长城货币市场基金每万份基金单位只有0.0895,与前面提到的长信利息收益货币基金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
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高收益是昙花一现,但从2007年,在各路资金都热衷于打新股时,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多次出现较高水平,货币市场基金则作为资金融出方活跃于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市上,通过逆回购操作来提高基金收益。在降息周期中,货币基金持有的债券的价格上升,也会提高收益率。这无疑显示出货币基金在不同货币政策的环境的"生存能力"非常强,也将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理财的"利器"。
切忌"追涨杀跌"
从目前货币基金收益排行榜来看,收益之间差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单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会差10多倍。至于万份基金单位收益,最高的近20元,最低的只有几分钱。正是由于这么大的收益差距,往往会造成一些投资者会"追涨杀跌",但这并不可取,因为货币基金的交易是T+2,即你抛掉之后,现金要到两天之后才会到你的账户。
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的属性,本来就不应该以追求高收益为目标,高收益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一旦高收益出现,就意味着在接下去的时间内,收益可能会持续下跌。但你抛掉低收益货币基金而追求高收益货币基金的时候,往往买入的基金收益率可能会下跌,而你抛掉的基金则有可能会上涨,你而且还会损失从基金抛出到再次申购期间的收益。因此,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应该将货币基金作为日常理财中的现金管理"利器",而不是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