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三季度,金融危机并未改变沪上理财市场火爆之势。上海银监局昨日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个人理财业务分析报告》显示,三季度共发行理财产品1883只,募集资金1356.20亿元,比上季增长5.14%,比去年同期增长74.35%。
三季度,金融危机并未改变沪上理财市场火爆之势。上海银监局昨日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个人理财业务分析报告》显示,三季度共发行理财产品1883只,募集资金1356.20亿元,比上季增长5.14%,比去年同期增长74.35%。
直接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QDII快速降温。报告显示,在信托类和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稳健增长的情况下,结构型理财产品和QDII业务三季度呈直线下降趋势,募集规模分别比上季下降33.61%和64.58%。其中,中小型银行在上述两类业务上的募集金额下降尤为显著。
上海银监局还特别指出,QDII产品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风险较大。虽然上海市场涉及高盛、雷曼、美林等国际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总体规模不大,但集中度较高,主要以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为主。
第三季度,中资银行仅发行了4只QDII产品,募得资金0.86亿元;外资银行发行299只,仅募资6.61亿元;截至9月末沪上中外资商业银行QDII业务余额为74.14亿元。
结构性理财产品和QDII的快速降温的同时,人民币理财产品却仍在升温。据统计,三季度共募集人民币理财产品1271.57亿元,占到理财产品募集总量的91.7%。
外资银行也开始进入人民币信托理财业务。在今年二季度末在获准发行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后,三季度渣打中国和东亚中国已分别推出两期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
此消彼长之下,沪上理财市场火爆之势暂时未改。据统计,截至2008年9月末,上海市场个人理财产品余额为1342.26亿元,比上季末增长25.47%,比去年同期增长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