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当然也没有永远的失意者。去年前年还是大冷门的债券产品,今年在整个股市大熊肆虐的环境中摇身一变,依靠其稳健的表现、缓慢上行牛步而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如果去年前年可以称为理财市场的"股市年",那么今年在股市最大下跌超过70%的情况下,债券的避风港效应让其足以担起"债券年"的美名。
"乌龟"大胜"兔子"
在理财市场中,股市因其活跃的步伐而更像兔子,而债券的缓慢移动则更接近乌龟。2005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中,股票市场从998点上涨5倍到6124点。一时间全民追捧股市,不仅是股票,凡是与股票相关的理财产品都具有了兔子般的活力,疯狂上蹿。
期间债券市场虽然整体也在上涨,但其幅度小得可怜,以上证国债指数为例,2005年该指数在109.06点,2007年末该指数还在110.87点,期间最多达到111.72点,最大涨幅还不及股市一天的涨幅。这一场龟兔大赛以兔子完胜收官,在股市光芒照耀下,债券几乎被普通投资者遗忘。
但今年以来局势突然改变,股市持续低迷债市越走越火。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债券基金,债券型基金从众多基金类型中脱颖而出,受到机构和投资者的青睐,在股市走熊中迎来了自己的牛市。据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所有债券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2%,而偏股型基金同期净值却下跌54.24%。相对优秀的业绩也让债基成为今年的分红主力,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今年全部82只债券基金中,已有48只分红1次(包含)以上;而同期的207只股票型基金,年内分红1次(包含)以上的只有31只。"乌龟"大胜"兔子"的好戏就此完成。
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2008年债券型基金的表现确实出现了较大转折。上半年受货币政策影响,部分今年1月份成立的债券型基金甚至出现亏损,但是下半年随着CPI、PPI数据显示有通缩风险,货币政策的放松又使债券市场迅速火热,一些今年5、6月份成立的债券型基金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与"天时"密不可分。
热度提高债市大扩容
债券市场走牛,债券产品数量也大幅扩容。以债券基金为例,截至上月底,今年总共发行成立了29只债券型基金,超过了之前7年的总和。据天相投资统计,这29只债基合计募资904.60亿元,占前11月基金募资总额的57%,平均每只债基首发规模达到31.19亿元;而同期34只股票型基金仅募资490.97亿元,平均成立规模只有14.44亿元;15只混合型基金募资95.62亿元,平均只有6.37亿元。
国金证券张剑辉介绍,债市的红火使得债券投资成为目前债券型基金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2008年三季度末,全部债券型基金的债券投资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104.02%,比二季度末上升了将近20%。
债市火热,越来越多的公司也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债券发行量明显提速。12月17日,中国石油今年第二期200亿元中期票据发行,22日,中国石化和中国石化集团将发行累计25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此外,包括首都机场、大唐集团、太钢不锈等多家企业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也将在近期陆续发行。
据粗略统计,本月初至今已经发行以及公布发债计划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开始一轮新的发行高潮。此外,中石化、中石油、大秦铁路等总额超过700亿元的公司债已经获得证监会核准等待发行。
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企业直接融资的通道正在被不断拓宽,债券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扩容潮,而债券市场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深化。
债券基金优于直接买债
在债券投资方式上,有投资者直接购买国债公司债等,不过更多的投资者选择购买债券基金以从债市获利。理财师认为,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投资债券基金来配置个人资产比直接投资债券更具优势。
债券基金投资优势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资范围更广泛,更易拿到热门券。个人投资者投资债券的主要形式是在银行柜台购买凭证式国债,或在交易所市场买卖记账式国债、企业债。但其实,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品种,如央行票据,以及商业银行的金融债、次级债、浮动债等都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的,普通投资者无法参与。至于国债的招投标,更是只有大型的机构投资者才能够参与。
其次,易于建立更为优化的投资组合。债券基金可以帮投资人一次参与多个债券市场,通过不同的久期组合、不同信用等级的担保债和信用债的组合、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组合,以期更好地规避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追求较投资单只债券更多的潜在收益。
第三,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并非所有债券都有充分的流动性,比如凭证式国债、部分交易所的企业债等。而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于债券,则可以在每个交易日购入或赎回,或者将其转换成股票型基金,灵活性更高。
不过今年债券市场的大牛也累积了风险。债市发展太快,目前对债券市场的表现预期已经有点过度,未来债券型基金操作空间也将有所缩小。"比较头疼的事情是投资者可能对债券型基金预期有所提高,明年业绩压力较大。"分析人士认为,有些"热钱"进入债券型基金,而资金都是逐利的,如果未来债市出现回调,恐怕给基金操作带来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