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一个卖方研究员的自白:我们都是交易者
查看完整版本:一个卖方研究员的自白:我们都是交易者
2008/12/18 9:32:08

  奢华而浪费的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有用吗?可能马上推倒重来,为什么还要去做?
  股市无权威。市场才是最权威的。抗拒权威是对市场的尊重。而在乱说乱有理的市场,卖方研究的本分就是放下"权威"的架子,传达市场的信息。漫画:邝飚
  编者按
  既然我们应该无限敬畏市场,既然多年来人民群众早已总结出来"股市无专家",既然精确的数理统计早已证明了长周期基金经理无一能跑过指数,那么,我们要研究员干什么?或者说,研究员要怎么做才能回归本分?
  市场本身是可以乱说的,而且乱说乱有理。管你是什么最牛的基金经理还是市场买菜的大妈,谁敢说谁更懂?市场本来就是一群懂或者不懂的人一起共同参与的,价值是交易出来的,大家都是交易者而已。
  所以,卖方研究的本质就是提供交易的信息,没有权威的观点,只有专业的观点,市场才是最权威的。提供的信息的对与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市场上众多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而买方研究则是判断这些信息对市场的效用。
  推而广之,不少证券研究所的最大弱项就是不敢说,总端着要扮演"权威"的架子而过滤掉很多信息和观点,没有尽到一个真正的卖方研究机构应尽的本分。
  现在回头看,最敢说的就是所谓的大行,所有的小道消息都是大行传出来的,观点也是他们变化最快,看看他们2008年对CPI的预测就知道了。我们的弱点就是声音太少、声音太小,过于坚持了所谓价值投资的理念以及研究员的理性与矜持,没有把我们成熟与不成熟的、幼稚的、正式的与小道的、道听途说的、盲人指路的观点完全传达出去。
  当下中国研究与投资的分裂
  我觉得"股市无专家"这句话是有点问题的,应该说"股市无权威"。作为专业交易者的专家还是有的(不是价值确定者)。因此,我们作为研究员在敬畏市场的时候,更应该多听取市场上的声音、听取市场的观点。比较市场观点与自身观点的差异,觉得市场观点有益的,我们应该消化吸收,并根据市场的观点来修正自身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身的观点。
  这也是当下中国市场研究与投资的区别,研究与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分裂的。投资比研究更看重的是市场的观点,而不是研究员的观点。对于投资的人来说,市场普遍大众的看法往往比研究员的看法更为重要。因为,市场是众多参与者博弈的结果,而不是根据研究员的观点来进行定价的。研究员的定价报告起到了作用,也仅仅是因为这个报告的观点符合了大众的口味或获得了大众的认同,站在了市场多数人的一边。
  在市场中,宏观分析师、策略师、行业分析师、技术分析师、甚至退休老太太的观点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因为他们都是市场的参与者,都是交易者,同时也是价格的决定者之一。
  抗拒权威尊重专业
  另一方面,价值投资的观念是重要的。对于巴菲特来说,重要的是价值投资的本身(控制欲望追寻最基本合理的回报,这就是股票对巴菲特的效用)。而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并不是价值投资本身,而是价值投资成为了市场的宗教与信仰,大家都按照这个规则在玩,也就是说,它是市场普遍的看法与观点。
  既然退休老太太的观点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那么,研究所的任何一个成员的观点都是重要的,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抗拒权威、尊重专业"是研究所的重要氛围与文化。抗拒权威就是研究所没有权威的观点、只有专业的观点,市场才是最权威的,任何个人观点的对错只是一时,没有永恒。尊重专业,就是尊重每一位成员的专业研究,尊重每一个提出的观点,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市场的参与者。抗拒权威是对市场的尊重,而尊重专业就是对个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在研究所,我不敢说谁比谁权威,大家都是知识分子,都有独立的个性、人格以及精神境界,都有对的时候,也有犯错的时候。彼此提出的观点,大家可能讨论、探讨,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不同的观点。
  卖方研究的本质:提供交易的信息
  因此,市场上是可以乱说的。不管权威不权威、专业不专业,价值投资还是技术分析,懂与不懂,都可以说,都可以乱说。因为,市场本来就是一群不懂的人在一起共同参与的,价值是交易出来的,我们都是交易者。不管你是最牛的基金经理、最牛的研究员、还是最弱智的散户,按照四川话说都是瞎子牵着瞎子走,3000点到6000点、大国的崛起、流动性泛滥的下半场、大飞机与小飞机、风能、核能、太阳能,谁敢说懂?
  因此卖方研究的本质就是提供交易的信息,买方研究的本质则是判断信息对市场的效用。提供的信息的对与错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市场上众多的参与者对信息如何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基金公司把所谓的服务作为对卖方进行评判的第一标准的最深层次原因。其实,所谓的服务不外乎提供各种信息:以报告形式体现的信息、正式的路演、电话、邮件的小道消息。
  不少研究所的最大弱项:不敢说
  我个人认为不少证券研究所最大的弱项就是不敢说,很多信息、观点被内部过滤,没有及时传达出去,这样就没有起到一个交易信息提供者的作用,换句话说就不是一个好的研究所,大家也不是好的研究员,销售不是好的销售。
  现在回头看,最敢说的就是所谓的大行,所有的小道消息都是大行传出来的,观点也是他们变化最快。看看他们2008年对CPI的预测就知道了。我们的弱点就是声音太少、声音太小,过于坚持了所谓价值投资的理念以及研究员的理性与矜持,没有把我们成熟与不成熟的、幼稚的、正式的与小道的、道听途说的、盲人指路的观点完全传达出去。
  证券市场最搞笑的、最严肃、也是最认真的一件事情就是年度投资策略报告,卖方、买方都在搞,浓重而又热烈,却又是如此的奢华与浪费。2008年12月确定2009年的投资策略,可能12月下半旬已经推倒重来。有用吗?回头看看吧。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做?
  因为基金是交易者,我们是交易信息的提供者,二者缺一,市场就无效。这就是有效市场理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