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12/16 14:38:23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下滑,今年商家第一次打折潮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而且促销力度也要比往年来得更强一些。"满300送300券","买300折150元"的商场海报轰炸着每个人的眼球,有些大众商品的折扣甚至达到了一折。甚至连一些传统上不参加打折或是返券活动的低利润商品,比如黄金饰品、乐器等等也纷纷现身今年的促销战场。如此大的力度、如此广的范围,商家这一季的打折活动似乎真的可以用"吐血大甩卖"来形容,原因无它,只为了尽快地回笼现金。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11月份CPI同比上涨2.4%,这一涨幅仅高于2007年1月的2.2%。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虽然CPI同比数据依然保持正值,但其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趋势已经连续4个月为负,可以说通货紧缩的危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我们的面前。而在通缩压力如此之大的当口,"现金为王"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笔者觉得,各商家放弃传统的噱头,将打折的时间从原来12月底提到了现在,并且给出巨大的让利空间来刺激消费,应该说是一个明智之举。年末的商机可以说是一纵即逝,抢商机的战场可以用严酷来形容。如果不趁着年前消费者手中还有一些余钱的当口,赶快把他们口袋中钱拿到自己的手中,或许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也许用这么大幅度的折扣来吸引消费者根本没有什么利润,或者说只是在赔本赚吆喝,但是毕竟可以回笼大量现金。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商家不趁早打折出货,到了明年又有多少人会愿意进行消费呢?只有流动的钱能够产生利润,积压在手中的货物只能是企业沉重的负担。
其实,商家年末的打折行为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有着借鉴意义。未来我国进入通缩的可能性较大,而在通缩时代,现金为王这句话始终是真理。对于企业来说,在这个时候要考虑的不应该是业绩好不好看,而是如何去保住自己的现金流。毕竟业绩只是面子的问题,而现金流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活命。或许在泡沫膨胀时代,一个好的业绩能够让企业看上去更具有吸引力,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有的企业连保命都有问题,要好看的面子又有什么用。所以,笔者觉得,目前企业应该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现金流回收到自己的手上,报废固定资产、低价清理库存等等方法都是可行的。比如像房地产行业,笔者觉得商品房应该降价出货,10%-20%的降价程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在未来的通缩时代,谁手中拥有更多的现金流谁就是王者。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现金为王的理念同样适用。目前的时代并不是一个投资获利的时代,泡沫的破裂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在紧缩期布局的机会,但是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个能和当年房地产类似的增长点,经济想要重新回到温和的泡沫成长时期,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笔者觉得目前老百姓还是不应该盲目地去股市或是楼市抄底,应该持有更多的现金。当然,现金为王并不是让老百姓完全的收紧钱袋子,只是让老百姓不要随意的进行投资。在这样的时期,满足自身的刚性需求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通缩时代的钱更加值钱。